“徽派語文”QQ群首次觀課議課活動發言稿

“徽派語文”qq群正式建立不到10天,已經有800多位老師傾情參與。這說明安徽小語人都是有著理想情懷的教育人。我特別振奮,這讓我看到了徽派語文美好的明天。今天晚上是群內第一次觀課議課活動,我首先特別要感謝無私地貢獻口語交際《豐富的音響世界》一課教學視頻、課件等資源的許靜老師。第二要感謝劉娟老師。在活動之前,她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所以今天的活動才如此順利。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這個靜靜的夜晚,老師們全身心參與網上研討。當別人在看韓劇時,我們卻在觀看教學視頻;當別人在睡覺時,我們卻在研討教學問題。當別人在聚餐或是k歌時,我們卻在追求理想的教育,理想的課堂。我們甚至要被自己感動了。

最後這個研討環節,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發表自己的觀點。就像我們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要提升老師的寫作水平一樣,我們要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我們也要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們要抓住任何一個時機,逼著自己表達,把自己的思考和觀點分享給別人。這不僅是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是讓自己口語表達的素養獲得提升。只有在表達中才能學會表達。剛才許老師不僅上了一節精彩的口語交際課,而且即興說課,把自己的教學構想完整地表達出來。雖沒有準備,但是她侃侃而談,說得細緻,全面,很有針對性。這表現了她良好的口語素養。這種“脫口秀”的能力是我們語文老師要努力達到的。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願講,敢講,講成習慣。希望老師們在今後的研討活動中,不僅認真聆聽,而且積極參與研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盡情地講出來。

我們都知道,語文教學要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這幾者當中,寫比讀難,說比寫難。閱讀文本時遭遇的障礙遠沒有用自己的積澱和思考,有序,有情地書寫所遭遇的障礙大。看起來,說一段話比寫一段話要容易得多,其實不然。因為我這裡講的“說”,不是誇誇其談,不是信口開河,而是高質量地說,即興地說。短時間,適合、適度、適時地說出高質量的話來是極具挑戰性的。更何況,寫還有修改、補充和完善的空間,而說,一旦出口便“覆水難收”。在現實生活中,寫比讀更重要,就像茶壺裡的餃子,有一肚子的學問,卻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同別人交流和溝通。當孩子們走上社會以後,說能更直接,更便捷地達到目標。訓練學生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比訓練成為一個下筆成文的人更有價值。口語交際課難以設計和駕馭,可能就源於口語表達本身的難度。正因為難,才更需要我們去關注,去研究,去實踐,去破解教學中的問題。綜觀許老師這節課,我以為有以下幾點值得學習:

1.循序漸進:口語交際課不要一開始就將學生置身於一個難以逾越的境地。教學目標應該逐步地達成。許老師引導學生從聽聲音片斷,到聽一組聲音,再到聽生活中的聲音。這充分體現了由易到難,由低到高,逐步達成的過程。聽聲音片斷重在辨識,聽一組聲音的要求明顯提高,學生不僅要能辨識聲音,而且要能找到聲音背後的聯繫。最後,學生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冥想,對接和勾連自己的生活,敘述成長的經歷。這一環節重在喚醒學生靈魂深處的記憶,觸發生活的感悟。這就形成了一個訓練的序列,就像台階一樣,一步一步地升高,一步一步地接近,最終達成。

2.圖“話”合一:口語交際之要在於建立口語與畫面之間的關聯。如果二者之間形成一種溝通,它就可能建構表達的圖式與思維的模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畫面與思維、語言之間,建立常態的聯繫,實現語言的自動化輸出。這樣,語感就會形成。我以為,語感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觸景生情,二是情動而辭發。有的學生想表達卻不知如何表達,這是在第二個方面出了問題。情動了卻不能“辭發”。有的學生可能有良好的語言素養,但表達時卻假、大、空。為什麼呢?那是在第一個方面出了問題。他不能做到觸景生情。面對生活的情境,現象給予他的感官刺激時,他是麻木的。可見,這二個方面都至關重要。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力求打通畫面和語言之間的通道。許老師在這節課中,不斷地引導學生聆聽聲音,想像畫面,再現成長的經歷。這就是努力在畫面與語言之間建立深刻的穩固的聯繫,這樣的教學策略,應該在口語交際課上經常地運用。經歷過如此訓練的學生在生活中看到一個情境,一個畫面,一段聲音就會引發內心的波動,就能聯想和思考,並用語言恰當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