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實施工作方案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根據《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的決定》精神,結合市“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我市“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和任務,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加快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增強科技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促進我市經濟成長由資源、資本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實現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跨越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在鼓勵原始創新的同時,著力加強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政府引導與市場導向相結合的原則。在政府引導創新的同時,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圍繞市場需求,研究開發和推廣套用新技術、新工藝,拓展新的市場空間,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

3、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相結合的原則。把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作為科技創新的基礎和保障,為科技創新提供內在動力,建立並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形成自由寬鬆、富有活力的良好創新環境。

三、工作目標

1、科技進步貢獻率明顯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2個百分點,達到60%以上,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2、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10年,全市建立20家以上國家級或省級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扶持5個以上國家馳名商標或名牌產品,30個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標或名牌產品。全市年專利申請量達到1600件以上,其中發明專利占35%以上。

3、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形成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節能環保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到2010年,新增高新技術創業孵化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5%。

4、循環經濟加快發展。到“十一五”末,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廢氣處理達標率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指標達到2.0噸標煤/萬元,基本建成初級生態城市。

5、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基本形成。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投資創業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對國內外科技資源的吸納力顯著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全市科普工作社會參與率達到60%,公眾科學素質提高1.5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

四、主要任務

通過扶持創新型項目,培育創新型企業,建設創新型園區,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型城市建設。

1、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著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積極支持和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加強科技攻關和開發,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開發機構和博士後工作站。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培育20家以上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引導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投入主體、實施主體和受益主體,企業的新產品研發能力、吸納國內外先進技術能力、規模產業化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到“十一五”末,力爭全市90%以上研究開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究開發人員工作在企業,90%以上的研究開發經費來源於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申請來自於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