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平安校園工作情況匯報

三、強化意識,形成合力,齊抓共管

創建“平安校園”是學校落實教育教學活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礎,也是學校上下進一步形成“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的需要,是廣大師生員工以及學生家長的熱切期望和迫切要求。在創建“平安校園”過程中,學校校長、黨委書記、副校長及相關處室負責人都分別針對學校安全方面,從不同角度利用學校櫥窗、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專題會議、班級黑板報、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專項動員、專題教育、明確要求,並帶領廣大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檔案精神,認真分析我校面

臨的形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增強維護社會穩定和校園安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認識建設“平安校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過大量、頻繁的宣傳與強化,形成“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校園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氛圍,為學校創建“平安校園”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紮實推進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安全問題,預防為主,學校明確各處室領導、班主任和所有教職工都是安全員,都有定崗、定位的“安全工作職責”。學校長期堅持正常教育教學時間內行政領導值班制、節假日學校領導帶班、行政人員值班制,學生意外情況落實“首遇制”。在加強門衛管理,把好校門安全的第一關同時,堅持保衛幹事頻繁巡視、強調,外來人員落實“門崗登記制度”,嚴控學生私自外出,實行特殊情況學生外出憑班主任開出的“請假”手續,確保了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安全和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創平安校園”領導小組每月檢查一次,配合轄區派出所每季度檢查校園安全情況一次。每天由校長室負責落實、督察學校行政人員值班和領導帶班情況,並做好值班記錄,對校園衛生、秩序、兩操情況、管制刀具攜帶情況、腳踏車擺放情況、正常教學情況、學生出勤情況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班級各項指標考核結果每周一通報。學校領導多次在教職工大會和班主任、年級主任例會上加強安全意識教育、教育教學安全事故和學生安全管理情況定期通報,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和隱患,限期整改。

關注學生飲食衛生,保障學生健康。對學校臨工、工作人員進行衛生防疫及食品安全教育和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在校內開展“拒絕購買校外攤點零食,保潔校園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宣傳教育活動,並把此項內容納入班級規範管理考核之中。

交通安全、交往安全、飲食安全、網路安全、人身自我保護等內容是學校安全工作中常抓不懈的工作,學校每學期都請法院退休的陸院長、城南派出所所長袁沖強(學校原法制副校長)、陳洋派出所所長王建東到校進行專題、交通安全法、交通案例分析、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題法制講座。

堅持不懈的強化教育、宣傳、引導、定期通報,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較敏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防範意識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學生在遇到意外傷害時均能及時、高效地與校醫、政教處或班主任、相關老師聯繫,或及時撥打110。

四、把握重點、強化落實,講究措施

有了制度,關鍵在於落實。每學期校長與各處室負責人及各班主任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並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為調動各班級的創建積極性,學校開展了 “四學”(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三講”(講正氣、講禮貌、講科學)為主題的“做合格中學生”、“創文明班集體”活動。校創建“平安校園”領導小組每周抽查,每月綜合檢查,在期末進行全面考核,做到獎罰分明。“創建平安校園”領導小組定期在全校範圍內定期進行衛生保潔、水電設施、照明設施、教室門窗、消防等處進行安全檢查,學生髮展中心、班主任按要求經常進行學生常規規範檢查、防火教育、管制刀具檢查,對“問題行為學生”實行專項教育轉化,並建立專項轉化檔案;總務處建立檢查台帳;不同年級家長學校頻繁加強學生安全相關內容教育與案例分析;學校“創建平安校園”領導小組如實記錄檢查情況及整改情況、時間,使安全檢查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