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宣傳思想文化情況匯報

(二)抓導向、重策劃,強化輿論引導。在新聞輿論宣傳過程中,我鎮注重把焦點聚集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把視角伸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一是突出中心宣傳。緊密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大力宣傳黨委、政府的工作決策、舉措和實效,營造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的良好氛圍,在全鎮上下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工作合力。二是突出重點宣傳。緊密圍繞“三區“建設的目標,以工業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為依託,大力宣傳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績和有益經驗,大力宣傳和諧社會建設中所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努力凝聚人心、樹立形象。同時,積極做好黨風廉政建設、換屆選舉、人口和計畫生育、安全生產、普法等方面的宣傳,努力為我鎮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突出宣傳管理。進一步規範新聞宣傳及對外宣傳工作,嚴格網路新聞管理,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和新聞宣傳的安全性。積極採取有效手段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用足用好現有的新聞資源和新聞人才,努力調動通訊員和信息員的工作積極性。據統計,今年以來《新聞》專題播放20次,《三峽日報.版》和其它報紙刊發新聞30餘條,市委和政府兩辦採用稿件60餘件,各級網路媒體刊發稿件40餘件,其中,我鎮人大新聞上了《湖北人民網》和《中國人大新聞網》,鎮人大連續五年被評為市人大宣傳先進單位。

(三)抓基礎、重提高,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我鎮在制定切實可行的文明創建方案的基礎上,層層分解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強化監督管理,定期檢查考核,真正把文明創建活動落到實處。一是基礎工作紮實。我們以鎮宣傳辦、文化服務中心為陣地,對城鄉公民進行“xxxx“和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公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根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方案》,不斷修訂完善《文明公約》、《文明行為守則》和《村規民約》,塑造了尊老愛幼、男女平等、言行文明的良好社會風尚。以整頓交通秩序、市場秩序、衛生秩序為重點,治理髒亂差,實行“門前三包”、“門內達標”,切實抓好城鎮亮化美化和暢通工程。二是創建氛圍濃厚。近年來,在城鎮主要開展了以創建“文明鎮”、“文明單位”、文明社區”、“五好文明家庭”為重點的文明創建活動,在農村主要開展了“文明村”、“文化科技中心戶”、“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湧現出了不少先進典型,在全鎮上下形成了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目前,全鎮創建面達到50%以上,其中被評為XX-XX年度市文明單位的有4個(國土資源管理所、工商所、文化服務中心、一中),市文明村的有3個(桂花村、兩美垸村、五嶺村),財政所、桂花村分別被評為XX-XX年度宜昌市文明單位、文明村。今年,我鎮共申報XX-2024年度宜昌市級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單位12個,市級文明村4個。

(四)抓服務,重創新,深化基層文化網路建設。我鎮從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入手,積極推進基層文化網路建設。在全鎮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層文化工作機制,一支充滿活力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一張覆蓋全鎮的基層文化網路,形成了文化、科技、廣播、體育“四位一體”,鎮、村、戶“三級聯動”的公共文化服務格局。一是搭建服務平台。在集鎮和社區以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設立“三室一廳”(即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文藝科技培訓室、多功能活動廳),配備電腦30餘台,圖書近萬冊,報刊雜誌10餘種,常年對外開放,鎮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年服務人數達800人次以上。在全鎮24個村建立了文化活動室,13個村建立了農家書屋和圖書室,其中桂花、平湖、兩美垸等村年服務人數均在500人次以上。二是建立信息檔案,完善工作制度。我鎮組織工作專班對鎮、村、戶文化工作者進行全面摸底,建立了“三員一戶”(鎮村文化信息員、文藝宣傳員、農家書屋管理員、文化科技中心戶)信息檔案,並繪製文化隊伍網路圖,直觀展示文化工作骨幹分布狀況。同時,根據基層文化網路建設的特點和要求,建立和完善文化服務人員管理制度、文化網路建設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民眾性文化活動制度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三是文化工程普惠於民。積極籌資25萬元改造鎮內有線電視網路,使之更加最佳化暢通。目前全鎮有線電視用戶已達4000戶,寬頻用戶達600餘戶,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積極開展送電影下鄉活動,全年共巡迴到各村放映電影140餘場,極大豐富了農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年,我鎮被評為宜昌市文化網路建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