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

三是抓資金投入,不斷改善民族鄉村基礎設施條件

xx年以來,我縣抓住國家對民族地區投入增加的機遇,不斷加大資金爭取及投入力度。近年來,省市投入民族發展等各類資金和縣級配套資金總計672萬元,其中:省級投入510萬元,市級投入12萬元,縣級配套150萬元。主要用於修路390萬元;水利設施136萬元;基礎設施110萬元;發展養殖業11萬元;其他25萬元。例如陶店保莊圩堤頂興修、陶店中心村道路硬化、民族新型牆體材料廠“三通一平”及自來水廠項目建設等。並先後為壽春鎮九龍、板橋鎮清真、澗溝鎮蔣廟等村修路30餘公里;為安豐塘鎮老街村中心路配套工程、雙橋鎮柏廟等村修復水毀工程12餘處。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的投入使用,改變了民族鄉村的面貌,提升了民族鄉村形象,改善了公路交通和基礎設施,促進了民族鄉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四是抓經濟發展,不斷加快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的步伐

我縣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指導思想。陶店回族鄉地處瓦埠湖邊、灌區末梢,易澇易旱,一直是全縣扶貧工作重點鄉。縣委、縣政府一方面加大對該鄉的基礎設施投入,為沿湖各村建排灌站6座,解決農業用水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大“村村通”水泥路資金投入,目前該鄉在全縣率先完成了任務。同時,我縣還積極鼓勵支持民族經濟發展,對少數民族民眾經商實行優惠政策,對從事具有民族特色產業、畜牧販運和傳統小吃等免收稅費。

五是抓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幹部的選拔使用率

我縣始終把培養、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工作擺在幹部工作的重要位置。現有少數民族科級以上幹部26人,新提拔使用9人,擁有少數民族人大代表24人,政協委員15人,其中:民族鄉陶店鄉長和人大主席均由少數民族公民擔任,14個民族村(居)的班子成員中均配有少數民族幹部。

三、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與所在縣及全省平均發展水平的比較

據縣統計局和民族鄉村上報數字經過表格的形式相比較,不難看出陶店民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與所在縣、市及全省平均發展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地處城郊的南關、九龍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與所在縣、市卻處在一個中等偏上的水平,但與全省平均發展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他民族村農民純收入情況見下表(略)。

四、xx年以來省、市、縣的幫扶情況

xx年以來,省、市共為我縣下撥協調各類民族鄉村發展資金522萬元,縣內幫扶和配套資金150萬元。幫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固定資金投入。省設立了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每年項目支持民族鄉50萬元人民幣,四年來總共幫扶200萬元。二是國債項目幫扶。為陶店鄉從省水利廳爭取國債項目120萬元,對該鄉保莊圩堤頂興修了砂石路,確保遇洪水汛期防汛度汛的安全。三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近幾年來,省、市、縣為了幫扶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採取了不同形式的投入,表現最主要的是為民族鄉村修路、興建排灌站、安全飲用水等,總共投入202萬元。四是縣級扶貧和資金配套。四年來,縣扶貧辦、發改委根據省市幫扶情況和要求,共向民族鄉村配套資金150萬元。如:為陶店鄉許崗圩解決配套資金17萬元;為陶店鄉解決湖濱砂石路解決配套資金15萬元;為陶店鄉解決安全飲用水配套資金20萬元;為陶店鄉解決馬店水泥路配套資金19萬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