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

五、農民外出務工與返鄉情況

近年來,我縣民族鄉村外出務工人員每年達到近萬人,主要分布在江浙滬一帶,主要從事建築、營運、服務等行業,每年能為家鄉創造近億元的產值。XX年春節以後,受世界性金融危機影響,有近千人未能外出或沒能找到工作。針對這些情況,我縣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一是對農民工就失業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從調查情況看,沿海發達地區的部分外貿出口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特別是紡織服裝、加工製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於對外依賴性強,目前的生產經營困難,隨著出口貿易量的下降,企業對勞動用工的需求逐步減少,造成外來勞動力的大量失業,而我縣農民大部分都在江浙滬一帶打工,影響不是很大,有八成以上的外出農民工目前都還能找到工作。二是積極招商引資興辦企業讓農民工返鄉就業。隨著國家逐步實行投放4萬億拉動內需政策,加之我縣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外來企業老闆紛紛來我縣投資建廠,這樣給那些外出打工失業的返鄉農民工又帶來了重新上崗的機會,例如:上海樂林鋼構有限公司投產以後,一次性為九龍民族村返鄉農民工解決了100多個就業崗位。

六、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今後的發展思路與建議

(一)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壽縣是沿淮自然災害多發大縣和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之一,縣內擁有肖嚴湖、瓦埠湖、梁家湖、壽西湖、紅旗溝、中心溝等“四湖兩溝”,既是淮淠河的“洪水走廊”,又是淮河中游的“洪水倉庫”,為全省自然條件最惡劣,旱澇災害最頻繁的縣份之一,全縣60%耕地和70%人口長期處在自然災害威脅之下。目前我縣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是交通不暢。目前,我縣民族鄉村中除陶店鄉“村村通”水泥路基本貫通外,其餘7個民族村中,僅有老街、蔣廟、大隗等3個村建有部分石渣路,其它均為土路,並且僅有的3個村石渣路也已損壞,晴通雨阻,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由於對民族村沒有資金傾斜政策,加之連年受災,民眾手中缺錢,配套資金沒有著落,7個民族村衛星定位建設里程27.8公里水泥路工程至今未得到實施。

二是灌溉困難。我縣民族鄉村大都處於瓦埠湖畔及淮河岸邊,屬於灌渠末梢,地勢低洼,易澇易旱。如壽春鎮九龍、雙橋鎮柏廟等村農業用水只能靠提湖水灌溉,有的甚至要經過二級、三級提水,比正常的抽水灌溉費用增加了3-4倍,農業成本提高,農民承擔經濟壓力大。

三是受災嚴重。近幾年,我縣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民族鄉村災情嚴重,水患及雪災造成民族鄉村直接經濟損失達2347餘萬元,因災返貧現象十分突出,有些已建好的基礎設施又因災毀壞。

四是缺乏技術。我縣少數民族大多居住在較為偏遠的鄉村,缺乏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對少數致富帶頭人由於宣傳不夠,缺乏影響力,對一些傳統小吃或特色產品也缺乏包裝和宣傳。

五是支持不足。省、市在支持少數民族鄉經濟發展政策上有所傾斜,而經濟發展較慢的民族村和街道(社區)沒有具體幫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