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學年教育科研處工作計畫

3.對於校級以上課題,根據課題組的需要,整合各種資源,做好協調、協助、指導等服務工作。

4.加強課題檔案管理,設立單獨檔案櫥,專人負責,規範管理,保存、保管有關檔案資料。

5.依據《教育科研工作條例》落實課題成果獎勵。

(三) 課程開發

1.全校特色課程建設與開發。根據學校制定的《特色課程建設與開發實施方案》,督導各學部開發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要的各類課程,並申報校級課題,接受學校教育科研委員會的課題指導和管理。

2.在實踐中繼續開發並完善對教職工的大型體驗式心理培訓課程,能根據學校和學部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培訓。並對國中、高中、職教學生套用此培訓理念進行嘗試培訓,開發以國中、高中、職教學生為對象的以緩解壓力、感恩勵志為主要內容的體驗式心理培訓課程。

3.繼續研發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主動創造機會多進行實踐研究,繼續在實踐中完善已開發輔導方案,根據學校實際需要繼續研究開發新的輔導方案,學習、體會並修訂輔導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中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實踐總結,按照省市統一的時間安排,向教科所上報課題成果鑑定申請書,積極參與上級科研部門舉辦的科研成果評比活動。

(四) 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班級心理課程。進一步完善體驗式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再研創8個新的活動課案,形成國中、高中、職教系列課程。嚴格落實心理課教學規範,加大備課投入,加強教學教研,每周開展聽評課研討1次。加強心理課與學部工作的配合度,提高心理課的開放度,努力提高學生和學部領導、班主任等對體驗式心理課的滿意度。每學期末參與學部組織的學生評教調查,考查各班學生對心理教師課堂教學的滿意度,並結合其他心理課程內容加強對心理教學的評價,以評價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提升。

2.繼續開展個別心理諮詢服務。除學生主動聯繫心理教師進行心理諮詢、班主任等老師推薦學生進行心理諮詢外,心理教師要依據學生在心理課堂和團體輔導中的表現,主動找部分學生進行談心諮詢,另外根據需要對教職工和學生家長開展個別心理諮詢服務,倡導據此開展個案或案例研究。

3.豐富完善學校內外網路心理教育網頁布局,不斷豐富、更新內容。

4.繼續辦好《心橋》,每兩周一期,以“精、新、實、益”為目標改進小報質量,根據時令繼續推出新生版、教師版、親職教育版、精神衛生版、5·25版、中聯考版等專刊專版。

5.在第一、二學期分別開展“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和5·25心理健康日宣傳活動。

6.協助、指導各學部利用班會、課外活動等途徑開展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7.加強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宣傳推廣。進一步加強與兄弟學校、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心理研究機構、相關團體組織的聯繫,利用各種機會宣傳展示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爭取承辦一期高水平的全國心理健康教育會議。

(五) 教育科研常規工作

1.有選擇地參加各種教育科研工作會議,了解信息加強學習的同時,擇機展示我校教育科研成果,宣傳我校良好形象。

2.於第二學期組織全校科研論文評選活動,做好評選活動的策劃、發動、組織工作及優秀論文的獎勵、宣傳、推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