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強化基礎教育水平工作計畫

23.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最佳化隊伍結構。進一步完善中國小各類人員崗位設定管理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教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依法提高教師待遇。 繼續推進中國小校長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擇優聘任工作,建設高素質的校長隊伍。嚴格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

六、切實保障與改善教育民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24.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進一步理順教育財務管理體制,加強中國小財務管理和預算編制指導,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的經費管理、免費教科書的審定發放工作,保證教育公用經費的及時足額撥付。

25.堅決制止教育亂收費。加大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力度,加強對中國小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亂訂教輔資料行為的治理,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積極創建省級規範收費示範縣。年內開展兩次教育收費大檢查,嚴肅查處教育亂收費案件。

26.認真做好貧困家庭學生就學資助工作。加大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推進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鼓勵社會捐資助學,建立健全學生資助管理機構,進一步完善教育資助體系。

27.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督促各縣區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拓寬就業渠道,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對畢業生就業指導、信息提供與推薦服務力度。加強就業教育,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七、加強領導,強化保障,努力構建和諧教育

28.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實教育系統“xx”普法規劃,積極創建依法治校示範校活動,認真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健全教育執法責任制和聯動機制,加強教育系統行政執法人員培訓,依法規範民辦學校審批和管理,推進政務、校務公開。

29.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完善市、縣兩級督導評估體系和工作方案,開展對清水縣政府教育工作第二輪督導評估,對縣區政府教育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校長管理、示範校建設和教育質量等工作進行督導評估,建立督導結果通報制度。

30.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出台《 市教育局關於加強教研機構建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的檔案,完善市縣校三級教育科研網路,推進縣區教研室標準化建設,加大對教育科研的投入,健全各種保障機制,強化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和套用,組織開展“校本教研示範校”創建活動,增強教育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1.維護全市教育系統的和諧穩定。加強綜合治理工作,完善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體制機制,加強應急組織、隊伍、平台和能力建設,提高各類突發事件的預警防範和處置能力。嚴格實行學校安全校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全面提升學校環境衛生及安全管理水平,為廣大師生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加強校園安全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應急演練,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32.全面實施招生考試“陽光工程”。 嚴格執行招生政策法規,認真落實招生考試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改進和加強招生考試管理,嚴肅考風考紀;規範學籍管理,綜合治理聯考移民行為,確保聯考和研究生、成人、自學考試等各類國家級教育考試的安全和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