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16—2024年)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對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五中全會、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24年)》、《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XX〕41號),加快我縣學前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提高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根據省、市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計畫。

一、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學前教育工作非常重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學前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學前教育整體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斷提高。截至XX年底,我縣共有幼稚園xxx所,其中登記註冊幼稚園103所,暫緩註冊幼稚園xx所;省示範幼稚園1所,市級一類幼稚園xxx所;在園幼兒1xxx人,入園率63%;幼稚園教職工xxxx人,其中,專任教師xxx人。

(二)存在的問題。從全縣學前教育現狀來看,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民眾對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相對短缺;二是縣鄉兩級用於改善辦園條件的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公辦幼稚園數量極少,多數鄉鎮沒有建設鄉鎮中心幼稚園;三是學前教育管理不規範,監管不到位,辦園質量差;四是幼兒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數量無法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幼兒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規範發展城區學前教育,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促進學前教育規模與內涵同步發展,為每個適齡兒童提供辦園條件基本均衡、入園機會基本均等的學前教育資源,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學前教育的多元需求,切實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二)發展原則

1、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注重保基本、全覆蓋,最佳化配置學前教育資源。從當地實際和民眾需求出發,合理規劃幼稚園布局,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普惠性學前教育,並確保學前教育質量。

2、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照“就近入園、擴大規模、大村獨辦、小村聯辦”的原則,合理確定幼稚園布局。結合農村社區建設,加快農村鄉鎮中心幼稚園和村級幼稚園建設步伐,為人民民眾提供方便就近、靈活多樣、多種層次的學前教育服務。

3、堅持規模發展與質量提升並重。堅持“政府主導,公辦為主,民辦補充”的辦園體制,通過新建、改擴建幼稚園,接收城市小區配套幼稚園,資助具有公辦性質的幼稚園等措施,不斷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以提高學前教育師資水平為重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不斷激發辦園活力,提高辦園效益,努力提升保教質量。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發展目標

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則,大力發展公辦幼稚園,建立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XX年底前,建成1處縣實驗幼稚園、14處鄉鎮中心幼稚園,全部達到省定辦園標準,通過省級認定,新建、改建公辦幼稚園95處,新增xxxx個公辦幼兒學位,全縣公辦和公辦性質的幼稚園達81%以上,學前三年幼稚園入園率達到84%以上。

(二)年度發展目標

——XX年,新建公辦幼稚園15所(含1處縣實驗幼稚園、14處鄉鎮中心幼稚園),改建16所,全縣新增幼兒學位7470個,入園率達到76%。

——2024年,新建公辦幼稚園18所,改建18所,全縣新增幼兒學位5910個,入園率達到79%。

——2024年,新建公辦幼稚園13所,改建15所,全縣新增幼兒學位4230個,入園率達到84%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學前教育資源

1、統籌規劃學前教育機構布局。把學前教育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將學前教育規劃布局與中國小布局調整結合起來,統籌安排,以鄉鎮為單位統一規劃。各鄉鎮要充分發掘本地教育資源,利用中國小布局調整後閒置的校舍優先舉辦幼稚園,擴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全縣學前教育機構按服務人口5000人以上、規模不少於6個班的標準進行規劃布局。

2、加快城市住宅小區配套幼稚園建設。按照《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的有關要求,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幼稚園與居住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不按規定安排配套幼稚園的居住小區規劃將不予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