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基層組織建設計畫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大力實施以“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主要內容的“強基工程”,把全鎮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現結合我鎮實際,制定20*─20*年州門司鎮基層組織建設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開拓創新與求真務實相統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民眾基礎,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影響力,切實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為我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工作目標

從今年起到20*年底,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把全鎮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發展業績好、民眾反映好“五個好”的基層黨組織。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

1、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得到堅決貫徹,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100%的村(社區)黨組織達到“五個好”目標,80%的村成為“小康示範村”,80%的村成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示村”。

2、鎮、村兩級班子結構最佳化。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40歲以下的占80%以上(其中35歲以下的超過30%),大專以上學歷的占90%以上;村黨組織書記年齡45歲以下的占70%以上,具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占90%以上,其中大專以上的占70%以上。

3、組織設定科學合理。村級黨組織設定得到改革和創新,農村按照板塊經濟設立黨組織,與經濟組織的關係更加緊密,黨建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村級黨組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更強。

4、村級經濟實力增強。村幹部“雙帶”能力強,人人都有致富項目,村黨支部書記都興辦、參辦私營企業,55歲以下有創業能力的普通黨員全部創業。集體存量資產全部盤活,村級不良債務得到妥善化解。

5、陣地建設上規範。所有村黨組織活動陣地都達到“兩室”、“四有”的標準,即:村部辦公室和黨員(村民代表)活動室,有規範的村級組織牌子、有健全的村級組織制度、有必備的辦公和活動設施、有合格的村務公開欄。

6、三個文明協調發展。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各種組織配套建設全面加強,村民自治得到全面落實,幹群關係密切。鎮村經濟繁榮,政通人和,社會穩定。基層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的豐碩成果。

(二)社區黨的建設工作。

1、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健全。組織網路健全,協調機構健全,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切實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得到拓展和加強,黨建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

2、社區兩委班子結構最佳化、運轉協調。領導班子政治素質好、團結協作、富於創新、熟悉社區建設和管理工作,社區工作者隊伍知識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較高。

3、共駐共建的協調機制不斷完善。社區居委會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落實,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以服務社區民眾為重點,突出社會關懷和利益協調功能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的水平和社區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建成1-2個市級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

4、陣地建設得到加強。社區黨組織辦公用房、活動場所除必須新建以外,還要因地制宜,通過共建、定建、改造、置換等多種形式加以解決。

(三)機關、事業單位、非公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工作。

1、著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監督作用明顯增強,機關黨員幹部的思想、工作作風明顯轉變。

2、學校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圍繞科教興縣、人才強縣的戰略,中國小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3、具備條件的社會團體和社會中介組織都及時建立健全黨的組織,各項活動正常開展。

4、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的覆蓋面不斷擴大。職工人數在50名以上的企業有黨員、100名以上的企業有黨組織,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都建立黨組織;對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正式職工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

(四)黨員隊伍建設工作。

1、黨員發展工作機制健全。注意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和高知識群體、青年中發展黨員,隊伍結構和分布進一步最佳化。每年發展的新黨員中,35歲以下的占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婦女占30%以上,生產、科研、教育一線的占比60%以上。農村行政村發展的新黨員經紀人、致富能人占比達80%以上,消除行政村2—3年不發展黨員現象。非公經濟組織發展黨員占比達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