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研室-學年工作計畫

(3)繼續開展“教學能手”送教下鄉活動。針對縣教研室人員短缺和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實際,每學期我們要組織1—2次縣級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課堂教學競賽獲獎者”下鄉作課,指導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把重點放在課堂教學操作層面上,力爭在教學觀念、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方面有明顯改觀,引導教師把先進的理念轉變為規範的教學行為。

(4)以活動為抓手,調動各個層面的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凝心聚力,形成常態化的全員、全程教研格局。圍繞“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活動,各學校要搞好校本教研,走以校為本、以研興校、以研強師之路。校本教研要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推廣教學經驗,使教師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要進一步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組織好集體備課,觀課、研課、答課等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培養教師的研究意識、合作精神,鼓勵教師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開展研究,重視不同學科、不同學段教師的交流與研討。創設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環境,使課程實施與教師成長同步。

3、狠抓教育質量監控,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XX-XX學年,除省、市統一安排的升學考試、學業水平測試、教育質量監測外,縣教研室將加強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測工作。抓好每學年國小六年級和國中期末統考,以及每學期國中學科競賽和國小學科抽測的教學質量監測,同時要抓好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級的模擬考試與分析。高中階段按市教研室的要求組織好各學科質量檢測。各學校要做好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非考試科目的質量監測,使教學質量監測真正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推進課程改革、有利於促進學生成長和全面發展。

4、攻堅克難,以課題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近年來我縣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但實驗學校的研究狀況差異很大,科研經費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在新的學年裡,我們要克服重重困難,真正搞好課題研究。

縣教研室要進一步規範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第一,繼續做好國家、省、市、縣級課題的實施管理,認真進行課題實施的階段性調研總結;第二,要加強國家、省、市、縣級課題的開題培訓和實施指導,特別是對首次承擔縣級以上課題研究任務的單位,要進行單項指導和具體培訓;第三根據省市要求制定我縣教研課題管理制度,嚴格規範工作程式,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各學校要認真落實課題研究經費,選派課題組骨幹成員參加相關的培訓,充分調動課題組成員的積極性,引導學科教師開展研究活動,注重實效,要將課題研究與學科教研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科教學研究的科技含量。不斷培養和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與水平,促進學校課改的進一步深化。

5、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1)積極整合師訓資源、開展師資培訓工作。協助人事股有計畫地安排縣“名師”作學科輔導講座、上示範課、觀摩課,舉行教學案例研討、論文答辯、課改論壇等系列活動,並藉助外力培訓教師,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要把全縣中國小教師崗位技能和專業發展作為教師培養的重點,做好各學科教師專業技能競賽。要求教師每周做一次教後記,每學期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校級以上(含校級)研討課,每月向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

(2)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的示範引領作用,開展幫扶結對活動。各學校要在2月底前把本學年重點培養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名單(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教齡、所帶學科)報縣教研室。縣教研室根據需要,就近安排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進行幫扶指導,從而帶動教師的專業成長。縣教研室各科教研員每學年要重點培養1—2名教師,使其儘快成長起來,成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各學校在中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上要捨得投入,要創造各種機會讓他們參加學習培訓,每個被培養對象,每學年至少要參加一次省、市組織的培訓,學習一本教育專著。每學期要向縣教研室提交2份學習體會或教學反思。為了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XX年10月,縣教研室要舉辦一次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以此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長。

6、扎紮實實搞好片區兼職教研活動

片區兼職教研是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新的學年裡,我們要扎紮實實地抓好此項工作。各兼職教研片區長要負責安排本片區的連片活動,每學期至少組織五次大型的研討活動。每學期初,各片長要召集各校業務副校長集中研究本學期活動內容。活動前一個月要做出方案,確定活動主題,通知本片區的每一所學校,各學校要按照安排提前做好相關研究,準備講課教師,以保證活動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