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

職業中學學生,一般都是文化課基礎薄弱的、紀律觀念淡薄、行為習慣不夠好的學生。但他們都處於十六七歲之間,人們通常把人生這段美好的年華稱為“青春期”,它是由少年到成年的過度時期。青春期是人生中充滿幻想、充滿希望、充滿歡笑的黃金時期,又是充滿煩惱、充滿矛盾、充滿困惑的動盪時期。正因為如此,青春期的孩子們會演繹出一個個青春故事。這些故事能否寫好,對他們一生的成長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然而,他們對父母、老師等長輩的關愛不再輕易地接受、認可,而且常常逆反得像個刺蝟。孩子們青春期產生逆反心理,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或多或少地發生在每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身上。這一時期的孩子會產生強烈的成人感,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不再是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子,因而極力掙脫家庭的束縛、學校的管束和社會的約束。他們急切地希望別人把他們看成大人,要求別人尊重他們,並希望享有和大人一樣的權利,能像大人一樣發表意見和處理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個關隘,關鍵在於他們能否過好這個關隘。要過好這個關隘,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父母引導、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的引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的宗旨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快樂成才”。一方面注重好習慣的培養,另一方面注重興趣的培養。

俗語說,良好的習慣是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它可以使人受益一生!我的具體做法是:

“三個規範化”即日常行為規範化;穿著打扮大眾化;言行舉止文明化。

“三個改變”即不能改變過去,就改變現在;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現實,就改變態度。

“四個快樂”即學習的投入之樂;事業的奮鬥之樂;生活的寧靜之樂;人生的成長之樂。

“十個一點”即嘴巴甜一點;說話輕一點;微笑多一點;脾氣小一點;行動快一點;做事勤一點;腦筋活一點;效率高一點;理由少一點;膽量大一點。

“十個學會”即學會生存;學會負責;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創新;學會交往;學會管理。

興趣——人生最好的老師,人生不斷進取的動力。興趣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對活動的創造性態度起促進作用;對未來活動起準備作用。就當代中學生來說,興趣的傾向性、廣闊性和穩定性顯得很重要,它將直接關係到一個中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和事業成功與否。在實際工作中,我採用:興趣暗示法、增強自信法、弄假成真法和興趣遷移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的學向主動的學轉變;由讓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由機械性學習向創新性學習轉變。

另外我還抽出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時間安排、身心健康、人際交往進行指導。通過這些活動和要求,使學生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班主任工作在中國小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班主任是中國小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國小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在生活中對學生的點滴關愛,都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國小生的人生導師,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要付出愛心、細心和耐心。只有熱愛班主任工作、創造性開展班主任工作,才能搞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質量。但願我的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大家群策群力搞好班主任工作,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培養更多的優秀的人才。我相信,只要用愛心去呵護,這些肩負著祖國希望的幼苗定能成長為支撐國家大廈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