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心得:把心靈獻給孩子

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懶散和低效率,要靠你我的堅持不懈!一起加油吧!

通通媽:章老師:只要您有信心,我更沒理由放棄!您不是說過:“一個優秀兒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耐心細心愛心的媽媽的支持”。我會加油的!

通通全家將要去歐洲旅遊。我讓他來我家,專門為他歐洲之行作了個簡單的規劃:1、每日寫一篇簡單的經歷和感受;2、叫父母都留意,多為他留下些照片;3、回來後根據感受做一個ppt,圖文並茂,將在班會課上作15分鐘的發言;4、讓父母細心觀察他的行蹤,寫篇心得給我。在快樂旅行中享受過程。同時給他父母寫了封簡訊,並通了電話,要求他們和兒子一起完成作業。

自我力量

任何外力都只能是外力,問題生的轉化最終還要靠自我戰勝,所以激發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教師必須要做的,讓孩子的心智覺醒!

一個孩子的自我覺醒:

我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怎么樣的,但我知道在我眼中全班的每一個同學都有比我強,值得我學習。我發現自己排除外界干擾安心學習的能力沒有金艾恬強。我發現自己對難題的鑽探程度沒有陸奕舸強。我發現自己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沒有姚詩雨強。我發現自己的歸納整理的能力沒有蔡周馨強。我發現自己的時間利用率沒有談天高。我發現自己對學習的信念沒有穆若瑤堅定。我發現對自己的信心沒有潘依淑強。我發現自己很容易被自己的小情緒左右,沒有楊鎏嘉那么淡定灑脫。我還發現自己的動作沒有束家誠塊,沒有凌禹想問題那么清晰透徹,沒有何慧婷會計畫會安排自己的事,沒有······

我發現那么多個沒有竟然會給我那么大的動力。

四、用心靈傳遞快樂

在與孩子們的交往和交流中,我所收穫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各種各樣的精神力量。和孩子們在一起,久而久之會產生一種依戀,李鎮西一直強調:做一個教師,要有童心,要有愛心。而這種愛,就是師生之間的互相依戀。蘇霍姆林斯基有句話:師生之間的互相依戀,對孩子的依戀之情,這是教育修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

以下是兩個畢業生的最後留言:

一個孩子如此說——親愛的老章:嗯…我要走了吶。於是,以後要怎么辦呢?沒有我親愛的老章,我怎么辦?沒有老章,我考前緊張了找誰開導去?沒有老章,我沒信心了找誰打氣去?沒有老章,我不喜歡社會課了怎么辦?天吶。我對你是那么那么的依賴。

在我心裡,老章早就不僅僅是老師那么簡單了。從你說,你把我當成自己女兒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把“老章”二字與“爸爸”聯繫起來了。好喜歡跟老章走同一條路。每次在這種情景下,老章就會把一條手臂搭在我肩上,像爸爸一樣。你低頭對著我笑,憨憨的,很溫馨。我總想跟著你笑,那溫馨的笑容,真的是很有感染力吶。可是,以後,我還有機會看到么?嗯,有的,一定是有的。我還會去找你的,我不要就這樣,讓你徹底成為我的回憶。我不要。

另一個孩子如此說——親愛的章老師:我要走了,我還是要走了,要離開這個我呆了三年的地方,離開這個你在的地方。昨天晚上是你第一個打電話過來告訴我成績,然後通話線像被點燃一般,電話不斷。聽到成績的時候,我沒有媽媽那么激動,也許是因為我沒她那么擔心吧。我心裡始終相信自己,也始終相信你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混了三年不會連個湖中都混不進吧。”笑,你總是這么講話,像認真又像一點都不認真地講話。可是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越到期末,你的話給我的力量越大。謝謝你一直相信我,不論在我失敗或是成功時;謝謝你一直支持我,不論在我浮躁或是沉靜時;謝謝你一直陪伴我,不論在我迷茫或是堅定時。

老章阿,這三年,好像是什麼事情都跟你有關係。我很依賴你,也極度信任你。甚至有時候會耍賴似地說“章老師今天我們談談話吧”,可你也不在意。有時候跟你談話能點醒我,但是有時候我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想找個信任我關心我的人開導開導我。有時候我只是看著你,聽著你講然後一言不發,不過我想你應該能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我想,你肯定是非常了解我的。我骨子是倔強和不肯認輸的性格,在我失落的時候你一語中的“要用行動去證明,用行動去回應質疑。”是的,這么久以來,這句話我已經在心裡默念了千萬遍。我總覺得很多時候,特別是在立信念和表決心時,語言真的蒼白無力,真正有力的是行動,真正有用的,也永遠都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