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課後小結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6個生字,會寫“倒、游”。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秘,展開想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2、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第18課《回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回顧課文內容。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呢?(指名回答)

二、感受石橋洞之美。

1、這節課我們來細讀課文,看看小青蛙是怎樣弄明白回聲形成的道理的。剛才這位同學說了故事發生在石橋洞裡,那么小河上這座石橋的橋洞又是什麼樣的呢?(出示石橋洞,學生描述)請同學們快打開書,看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找)

2、指名匯報交流。(課文第一自然段)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把什麼比作大月亮。(把半圓的橋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連起來比作大月亮)

4、指導書寫“倒”。

5、指導朗讀。

月亮是圓圓的、亮亮的,非常美,在這裡課文把橋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連起來比作大月亮,也是那么的美。所以我們在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要用輕鬆愉快的語調。而且要把石橋、橋洞、倒影、大月亮這幾個詞加以強調。誰願意來讀一讀?(指名朗讀,齊讀。)

三、朗讀感悟“回聲”的形成。

(一)感受小青蛙初聞“回聲”的心情。

1、這么美的景色多吸引人哪,小青蛙和它的媽媽也來到了這裡,它們在這裡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問題。

3、指名匯報交流,感受小青蛙的心情。(高興——奇怪極了)

4、指導朗讀。

(1)指導讀出小青蛙初始的高興以及聽到回聲後的奇怪。(理解“奇怪極了”“藏著”)

(2)指名分角色朗讀。

(二)感受水的波紋。

1、媽媽聽了小青蛙的話笑著說------(引讀)“孩子,跟我來!”小青蛙的媽媽把小青蛙帶到什麼地方,又做了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然後用“△”標出表示媽媽動作的詞。

2、學生默讀課文,標出詞語。

3、匯報交流。

誰能說說媽媽的動作有哪些?(帶、跳、撿、扔)小青蛙看見了什麼呢?

4、播放“小魚擊水實驗”的視頻,請學生仔細觀察河水有什麼變化。(河水產生一圈圈波紋,又一圈圈盪回來。)

5、填空練習,檢驗學生觀察記憶能力。

6、通過剛才的實驗你知道什麼了呢?(師隨機板書:水波 河岸)

(三)感受回聲的形成。

1、小青蛙的媽媽為什麼要這么做?他又對小青蛙說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自然段,用筆標出媽媽一共說了幾句話?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名交流。

4、讀了青蛙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麼?(引導學生理解回聲的形成)

5、電腦演示回聲的形成過程。

6、齊讀青蛙媽媽的話,邊讀邊想:回聲是怎樣形成的?(學生談理解,師隨機板書:聲波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