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小結2篇

一: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規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

二:道德評價是人們一句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是非,善惡判斷,表明自己的態度和價值傾向的活動。

三:職業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產,生活需要,所從事的承擔特定社會責任,具有某種專門業務活動的,相對穩定的工作。

四:職業道德的特徵:

1, 鮮明的行業性。2,適用範圍上的有限性。3,表現形式的多樣性。4,一定的強制,5,相對穩定性。6,利益相關性。

五:職業道德的基本要素:

1,職業理想。2,職業態度。3,職業義務。4,職業紀律。5,職業良心。6,職業榮譽。7,職業作風。

六:職業道德的具體功能;1,導向功能。2,規範功能。3,整合功能。4,激勵功能。

七:職業道德的社會功用:1,有利於調整職業利益關係,維護社會生產和生活秩序。2,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社會道德水平,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3,有利於完善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八:我國傳統職業道德的精華:1,公忠為國的社會責任感。2,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3,自強不息,用於革新的拼搏精神。4,以禮待人的和諧精神。5,誠實守信的基本要求。6,j見利思義,以義取利的價值取向。

九:西方已開發國家職業道德精華:1,社會責任之上。2,敬業。3,誠信。4,創新。

十:當代西方已開發國家職業道德建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1,加強道德立法工作。2,注重信用檔案體系的建立。3,嚴格的崗前和崗位培訓。

十一: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特徵:1,繼承性與創造性的統一。2,階級性和人民性相統一。3,先進性和廣泛性相統一。

第二章: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作用:1,引領職業道德建設的目標方向。2,確立職業道德建設的共同理想。3,保持職業道德建設的時代特點。4,體現了對職業道德建設的原則指導。

三:職業道德的五個要求:1,愛崗敬業。2,誠實守信。3,辦事公道。4,服務民眾。5,奉獻社會。

四:團隊精神是指一切從集體出發,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在二者發生衝突時,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五:團隊精神的內涵:1,堅持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一。2,堅持維護集體利益的原則。3,集體利益要通過對個人利益的滿足來實現。

六:團隊精神的要求:1,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2,正確處理小集體和大集體的關係。3,反對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

第三章:職業化與職業道德

一:職業化三個層次的內容:1,職業化素養。2,職業化技能。3,職業化行為規範。

二:美國著名的《哈弗商業評論》評出的9條從業人員特別是職業經理人應遵循的職業道德準則: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擔責任。

第四章:職業技能與職業道德

一:職業技能是指從業人員從事職業勞動和完成崗位工作應具有的業務素質,包括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