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紀檢監察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畫思路

三、建章立制,監督權力運行

我們圍繞國土資源管理職能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緊緊抓住容易滋生腐敗的重點領域、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以規範和制約權力運行為核心,著力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一)強化責任,建立健全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我局黨組始終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建立和完善了責任制度體制,構建黨組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嚴格責任考核

管理的工作格局。一是堅持黨組統一領導。堅持做到全局黨風廉政建設由局黨組統一領導,統一組織規劃、統一規章制定、統一目標管理、統一教育安排、統一年度考核,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融入全局中心工作和目標管理之中。局黨組定期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研究、協調、指導、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堅持召開民主生活會和黨支部會議,廣泛徵求黨員幹部對黨組和黨組成員思想作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帶頭自覺地接受民眾監督。黨組統一領導保證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協調運轉。二是堅持黨政齊抓共管,層層落實責任。健全完善班子廉政責任制度體系,逐年層級簽訂《廉政責任書》與《廉政承諾書》,明確黨組書記、局長對本局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對黨組成員的廉潔自律負領導責任;其他班子領導切實執行“一崗雙責”目標責任制,對分管範圍內的業務和黨風廉政建設負直接領導責任,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齊抓共管,互促互進;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不僅要自身帶頭廉潔奉公,落實好各項制度,而且要擔負起對下屬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的職責;堅持每年分層逐級簽訂廉政責任書,以責任書的形式固化分解任務和承諾責任,做到了主管抓、抓主管,明責任、嚴追究。三是堅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監督考核。我們實行分類定責、明確任務的辦法,與領導幹部述職述廉相結合,以狠抓班子和隊伍建設為落腳點,將黨風廉政建設年度任務分解細化,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與績效考評結合,與責任科室和責任人的考核和獎罰掛鈎,重點考核領導班子集體和成員以及部門負責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對班子集體履行責任制考核方面,設定了反腐倡廉學習教育、民主集中制貫徹落實、執行幹部選拔任用紀律、執行《廉政準則》等規定、行政效能及執法監察、政風行風建設等項目內容;對領導班子和部門負責人履責考核方面,以廉政責任書為據,著重考核履行“一崗雙責”情況、督促分管部門及本部門履行反腐倡廉責任及個人有無違紀違法行為等項目內容,有力地保證了全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

(二)內外結合,進一步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建設。一是建立廉政風險預警機制。我們結合“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從權力運行入手,全面梳理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從幹部職工、科室、單位三個層面深入查找在思想道德、工作環節、業務流程、制度機制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加強廉政風險預警防範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結合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了信息收集、風險預警和調查處置機制,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暢通網路問政、行政投訴、信訪舉報等渠道,加強信息收集,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但又不構成:違規問題的部門和個人,採取警示提醒、誡勉糾偏等手幫助和督促黨員幹部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將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二是實施財務管理改革。利用機構改革契機,通過部門合併,置換編制,增設了財務科,實現了財務工作職能化管理。XX年4月制定出台了《機關財務管理制度》、《韶關市國土資源局直屬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暫行規定》和《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等11項財務制度,對機關基本賬務辦理、財務統管和預算編制與執行等財務各環節予以規制,使其規範運行,強化了對局機關和下屬、大額資金、重大專項資金運行的監管,大幅度最佳化了財務收支結構與管理,有力地推進財務管理依法依規。三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結合市政府行政審批(許可)事項改革,以土地和礦業權審批為重點,進一步清理、精簡行政審批,明確部門的職責、許可權,做到主體明確、責權一致,推進職能往制度設計、巨觀調控和市場監管與服務上轉變,共梳理3大項18小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2項非行政審批事項。四是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結合市電子政務綜合平台建設任務分解到部門,明確責任,不斷拓寬政務公開的領創新政務公開方式方法,將行政審批事項、土地供應計畫、招拍掛以及工作程式、工作時限、收費依據和標準等內容,通過入口網站和政務平台公開,增強行政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五是進一步完善土地整治、土地估價和礦業權評估機構的管理機制。與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工作結合,出台了《韶關市國土資源局公開隨機抽選礦業權評估機構暫行辦法》、《公開選聘土地評估機構的實施方案》等制度,建立了礦業權評估機構管理制度和信用記錄製度,其中重點加強了對評估機構和從業人員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規制,嚴厲打擊土地評估機構違規執業、惡意高估低評、出具虛假或嚴重失實報告等商業賄賂行為,以及擾亂土地評估市場的其他行為。六是開展用地計畫指標分配管理機制改革。在建立國土、發改、交通、水利、住建、經信及各縣(市、區)政府等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機制的基礎上,提請市政府改革工作機制,從XX年開始,我市用地指標分配改為由市長召集主管副市長、住建、規劃、國土、經信等部門負責人一起商討制訂年度土地利用計畫指標分配方案,我局在用地指標的分配上,更多的是行使用地指標的執行、監督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