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風行風建設工作總結

1、城鄉低保方面。一是民眾反映,城區少數低保對象現生活已好轉,收入超過低保標準,我局立即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4月上旬,我局主要領導帶隊分成3個工作小組,與6個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進社區廣泛宣傳xx頒發的《低保條例》,對城區407戶低保戶進行了入戶走訪、調查,核實低保戶的家庭人口和家庭收入。經過公示和回訪,對家庭生活狀況好轉的56戶190人低保戶給予了取消或暫停低保;對家庭困難大、補助水平偏低的32戶106人的困難家庭納入低保或調高了低保金。二是我局高度重視近期豬肉等副食品類價格上漲對城市低保家庭生活帶來的影響,採取適當發放臨時補貼措施,從~年8月至12月每人每月發放補貼15元,確保低保家庭生活水平不降低。因物價上漲造成生活特別困難的低保邊緣家庭給予臨時救助,每人每月救助金額為12元,實行民主評定、公示等辦法,做到公平、公正。三是根據省政府《關於做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補充通知》(xx[~]7號)檔案精神,全縣農村低保標準從1000元提高為家庭年人均收入1200元,從~年1月起適當提高農村低保補助水平要求,我局於4月25日召開了鄉鎮民政助理員和社區居委會主任工作會議,布置開展了該項工作,各鄉鎮按照規定程式對原低保戶進行入戶調查,重新審核、評議,進行公示,實行“三審二榜”公示制度。四是為確實做到城鄉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做到城鄉低保對象有進有出,保障水平有升有降,困難大的多補、困難少的少補,超出保障標準不補的動態管理格局,我局嚴把低保對象的“入口關”和“出口關”,建立了城鄉低保對象的跟蹤調查,回訪制度,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x民[~]32號)和《關於加強農村低保工作有關公示制度》的通知(x民[~]37號),要求鄉鎮和社區居委會要對低保對象每個季度上門訪問一次,每半年評審一次,杜絕虛報,隱瞞收入騙保現象的發生。今年全縣城鄉低保對象xxx戶xxx人,累計發放低保金291.3萬元。救助困難民眾、流浪乞討人員260餘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1萬餘元。在冬令期間,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全縣幹部民眾為災區困難民眾捐棉衣、毛衣、絨衣、被褥等禦寒衣被xxx件。對農村困難家庭和低保人員及重點優撫、“五老”對象的醫療救助都能及時的給予救助,到目前為止,已醫療救(補)助xx人,救(補)助金額xx萬元。

2、縣殯儀館職工反映生活補貼偏低方面。我縣殯儀館於1999年建館已經八年,由於基本工資不高,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來物價上漲幅度較大,造成職工實際收入下降。全館職工~年1-7月平均工資福利不足1000元,收入確實偏低。為了進一步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殯儀服務質量,我們參照市殯儀館及周邊縣殯儀館管理辦法、崗位職責及職工工資、福利、獎勵辦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台了《xx縣殯儀館管理及制定獎勵補貼和臨時工工資等制度》,經局務會研究,同意縣殯儀館制定的方案,於今年元月份實施,適當提高生活補貼。

3、大龍鄉敬老院設施簡陋,院民生活條件較差方面。我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著力解決敬老院和分散供養五保戶的房屋修繕、醫療等困難。深入大龍鄉進行了走訪調研,今年投入資金25萬元,對大龍鄉敬老院進行了改擴建並已竣工,院內設餐廳、閱覽室、棋牌室各1間,廚房2間、住房14間、床位30張。對朱口鎮、新橋鄉、縣敬老院進行了修繕。改善了農村五保對象生活條件,提高了五保戶對象集中供養比例和入住率,農村敬老院逐步成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老年人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