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村創建工作情況總結

一、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縣委、縣政府動員大會和《意見》及《實施方案》精神上來。

駐村工作組認真貫徹落實3月12日全縣創建小康村工作動員大會和縣委李文勇書記講話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縣委[XX]14號文《中共平原縣委、平原縣人民政府關於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小康村的意見》和15號文《關於開展創建小康村工作的實施方案》為目標,在思想認識上首先解決“幹部為什麼要下去,下去以後乾什麼,下去以後怎么乾”這樣三個問題。駐村工作組全體成員統一了思想認識,並確立了在小康村創建工作中“服務一定要到位,幫扶務必要盡力,指導但不能誤導”的思路和原則。

二、制定規章制度,駐村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打鐵先要自身硬”。針對工作組成員長年在機關工作,對“三農”問題不十分熟悉的情況,進村伊始,我們就按照縣委組織部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駐村工作規章制度,以此約束、規範每個成員的駐村行為,這些規章制度包括-------《學習制度》:每周拿出至少一天的時間,圍繞“三農”問題進行學習,逐步提高為農民服務的水平;《考勤制度》:堅持真蹲實駐,每天簽到,做到“到崗、到位、學習、幹事”;《廉潔自律六不準》:突出“一心為民,不準擾民”;《工作守則》:在組長帶領下,各負其責,落實責任制,年底除接受縣委組織部考核外,工作組內部進行工作考評;《黨員幹部民眾聯席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創建工作,工作組成員每人至少聯席5—8戶農民進行幫扶指導。另外,由一名同志負責詳細記錄《工作日誌》。嚴格的規章制度保證了駐村工作的規範化,促進了小康村創建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近一年來的工作實踐表明,工作組的同志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得到了村“兩委”幹部和全體村民的肯定和讚譽,展現出優良的整體素質,在小康村創建工作中樹立了機關幹部良好的形象。

三、召開村“兩委”班子和村民會議,調查了解“三農”情況,做到有的放矢。

進村安頓下來之後,我們就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開了東鹹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兩個層次的會議,就小康村創建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向村幹部和村民傳達縣委、縣政府動員大會精神和具體實施方案,同時就村莊的基層組織建設、村莊規劃建設、宅基地規劃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狀況、村容村貌及綠化美化、村莊衛生環境和衛生室建設、計畫生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教育工作、民主法制建設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了解和實地查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東鹹村小康村創建工作內容細目表》,共十大項43條,確立了“以發展經濟為總抓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村容村貌,發揮教育部門職能作用,提高村莊幼教、義務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質量”的工作重點。創建工作做到了思路明確、開局有序、有的放矢。

四、制定《東鹹村小康村創建工作計畫》和《實施方案》,排出日程表。

為確保小康村創建工作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駐村工作組在腰站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與村“兩委”班子充分醞釀、磋商,並徵求廣大村民的意見,在村莊原來發展的基礎上,制定了《東鹹村小康村創建工作計畫》及《實施方案》,內容涉及發展民營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精神文明建設等十個方面,明確了工作組、村“兩委”幹部和村民的工作目標、任務職責以及完成這些任務應採取的措施,排定了工作日程和完成時限。

五、積極開展創建工作,按照計畫和實施方案,件件抓好落實。

工作組本著“服務、幫扶、指導,一切為了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宗旨,千方百計為農民辦好事,辦實事,做到“農民得實惠,幹部受教育”。在近十個月的時間裡,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了村級組織建設,形成了一支能夠帶領全體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幹部隊伍。在工作組的指導協調下,配齊配強了以黨支部書記鹹德軍為核心的七人組成的黨支部、村委會兩套班子,建立健全了村“兩委”《工作職責》、《學習制度》等,對村級班子進行了4次“更新思想觀念、轉變工作作風”教育整頓,舉辦了兩期黨員幹部培訓班,主要進行了十六大精神、市場經濟知識、農業科技、法律法規和民主政治建設以及縣委中心工作的集中培訓。村級班子素質高、能力強、人心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民眾滿意率達到95%以上,同時健全完善了青年、婦女、民兵、計生、治保等組織,各組織在小康村創建工作中有計畫、有措施,工作紮實主動,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二)通過實施環村林網建設工程,基本建成高標準的綠化風景帶。3月20日至4月初,駐村工作組協助村“兩委”班子,帶領全體村民,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圍村林”建設,在東至中心乾渠、南到老水溝、西至西鹹村界、北到後槐村地界的環村區域,新植樹木24000餘株,平均每人植樹50餘株,總植樹面積240多畝,林頻寬近百米。同時為提高樹木成活率,我們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清挖溝渠,引水澆灌,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於4月8日,在全體村民中開辦了一期以“樹木管護技術”為主題的培訓班,聘請縣職業中專的專業教師授課,把農民朋友最需要的農業技術送到他們身邊。新植樹木成活率達95%以上。冬季植樹5000餘株,超額完成上級的任務,村莊道路及庭院實現了綠化、美化,耕地全部實現林網化,達到了田成方、路成網、樹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