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社會實踐工作總結

現將本次義務支教活動的籌備、實施及效果等情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目的,認真籌備

為了積極宣傳華中農業大學,讓眾多學生及老師了解我校,了解工程技術學院,增強我院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站在老師角度去思考,去體會老師的辛苦,增強學生的尊師品德,同時為了幫助當地緩解師資壓力,救助貧困學生,為今後開展一幫一活動打下基礎,我們經過和黃岡市團風縣總路咀鎮錐子河中學多次聯繫,開展了此次義務支教活動。

當明確活動目的並制定具體方案後,院分團委學生會通過海報、網路等渠道在全院學生中進行宣傳,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此次活動得到了全院同學的積極回響,並且有很多同學踴躍報名參加,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豐富了本次活動。經過申請和考察,最後確定了由唐動、杜文勇、吳青山、張國民、肖武、余文成等六名學生參加此次義務支教活動。

為了順利完成此次義務支教活動,在出發之前我們多次與錐子河中學校領導和老師聯繫,並且在7 月8日進行了實地考察,確定了行程路線。根據錐子河中學校方領導的要求及反饋的信息,我們確定了本次活動實施的具體方案。當團隊於7月18日到達錐子河中學後,首先根據校方年級主任的建議,將學生進行了分班,在20 日與校方老師進行了交流並召開了學生家長見會面。根據老師和學生反饋的信息,制定了這次活動的具體教學計畫,同時使校方老師,學生及其家長對團隊有了初步了解,為今後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在出發之前,我們組織召開了團隊成員會議並進行了分工,強調了安全問題並明確了責任意識。根據教師應具有的基本素質,我們對6名學生進行了培訓,同時進行了相關知識的準備,並對學生在當地的安全、生活、形象及其處理好和校方老師、學生及其家長和當地民眾的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指導,並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為本次活動的順利完成提供了保證。

二、同心同德,努力完成教學任務

根據錐子河中學領導反映,由於師資力量的欠缺,造成一大批學生成績不夠理想,甚至許多學生有厭學表現和退學思想。針對這種情況及團隊的實地調查,最終與該校領導商定,將此次義務支教活動的教學內容定為鞏固初一數學、英語和物理課程並進行初一到初二課程的過渡。

在教學過程中,團隊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特色大膽嘗試了各種模式以輔助教學。數學課程上,在保證基礎內容教學的同時,還組織了奧林匹克競賽輔導班,主要採用多種解題思路分析例題的方法來啟發學生思維。英語課程上,注重聽力與口語的培養,比如組織學生用英語表演《皇帝的新裝》、《小紅帽》等話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物理課程上,注重利用物理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如小孔成像、日影測該校旗桿高度等。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有所提高。我們首先舉行了專題班會,討論當代農村中學生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使他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己,了解社會。其次是舉行了多次意義深刻的辯論賽,既鍛鍊了他們的思辯能力,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而且讓他們擴展了知識面,體驗了辯論賽的氛圍。再次,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講解籃球和足球的規則與打法,並且組織了兩個班之間的籃球與足球的友誼賽。在本次活動的最後,我們於8月18日下午舉辦了一台聯歡會,該校部分領導和學生家長也應邀前來觀看,並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和表揚。

在整個支教過程中,我們始終以一名人民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去參與工作,以一名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嚴格要求自己。團隊的每個成員在行為上嚴格要求,認真對待錐子河中學分配的工作,積極組織備課,耐心詳細的講解,認真批閱作業,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三、深入當地,宣傳華農

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地,順利的完成支教活動,並宣傳華農,團隊採取了家訪、走訪當地政府等方式來進行,使整個支教過程得到了當地的廣泛關注和良好反應。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更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情況並宣傳我校,我們走訪了許多學生家長,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他們對我們活動給予了很高評價,同時也非常支持及感謝我們的工作。通過與學生家長的交流,使他們加深了對華農的了解,他們的讚譽是給予我們工作的肯定。

為了加強與當地政府的聯繫並宣傳我校,同時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團隊先後三次走訪了當地政府。當地政府對我們的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你們的到來是全鎮人民的榮譽。我們通過對總路嘴鎮的農業、教育、衛生等方面進行了專門採訪。從採訪中我們收集到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為下一步更深入的農業合作(如蔬菜種植,養魚等)及一幫一助學活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