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街道辦事處工作總結

(一)、經濟工作穩步發展

一是項目發展步伐明顯加快。重點項目投資大,發展潛力強,帶動作用明顯,是辦事處經濟工作主要特點,也是我辦推進城市化進程、迅速提升經濟實力的關鍵。全辦上下強化“大發展靠大項目,大產出靠大投入”的觀念,依託項目富民強辦。全年新辦百萬元以上企業7家;增加規模以上企業5家;金巢食品有限公司於5月正式動工;興聯箱包等多家企業再次進行改、擴建,轄區內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近億元。全辦完成工業總產值完14.5 億元,企業增加值達到4.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產值7.4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增加值2.85億元;轄區內完成出口達4 億元。

二是稅源經濟的活力進一步增強。今年,市政府分配給我辦的財政稅收任務為6894.4萬元,是全市第一大戶,完成稅收任務的壓力是巨大的。但辦事處黨委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和全局觀念,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強化了“稅源建設是辦事處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意識,按照“壯大支柱稅源,鞏固現有稅源,培育後續稅源,發展新型稅源”的思路,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確保了均衡入庫,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市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作貢獻。首先是加強領導,配強協稅護稅網路。年初,辦事處成立了以主任為首的經貿辦公室,長

年有10人從事協稅護稅工作,同時,各社區居委會確定了一名專職護稅員,為確保稅收任務的完成提供了組織保證。其次是開展稅收“陽光行動”,摸清底數,接受監督。建立了納稅申報和稅款入庫按月通報、按季考核制度,提高了催報催繳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了稅款的按時申報和足額入庫。其三是強化責任,緊密配合。辦事處堅持在因事設崗、以崗定責、以責配人,落實全員崗位責任制的基礎上,實行崗位互補,加強協作配合,實現各崗位人力資源的有效整合,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現有的征管力量,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負責。同時,辦事處與稅務部門緊密配合,分工協作,合力同心。其四是強化重點稅源控管,把握稅收入庫工作主線。專人專崗負責對重點稅源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和稅款入庫情況進行跟蹤監控。同時,找準影響重點稅源變化的增減因素,從而抓住了組織稅收入庫工作的主線,增強了稅收入庫決策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其五是加強服務,促進稅收穩步增長。堅持“執法從嚴、服務從優”的原則開展稅收征管工作。其六是加強日常征管,最佳化個體稅收管理。辦事處針對往年在零散稅收征管中的薄弱環節和零散稅收分布廣、隱蔽性強等特點,深入到街道、農村、集市等場所調查摸底、摸清稅源,採取抓大不放小的措施,按照把“小稅種做大,大稅種做實”的原則,在不遺餘力的加強重點稅種、重點稅源、重點行業的稅收征管,確保了地稅收入“大頭”的基礎上,加強了對資源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零散稅種的管理,堅持做到責任、監督、檢查“三到位”,有效的堵塞了漏洞。做到了既抱西瓜,又撿了芝麻,杜絕稅收“死角”,堵塞漏征漏洞,確保顆粒歸倉。今年共清理漏征漏管個體戶247戶,補繳稅款10多萬元戶。全辦入庫各項零散稅源 22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萬元,增長了12.8%。預計到12月底止,完成稅收入庫7220.4萬元,其中地稅完成 2933萬元,是任務的 102.3 %,上劃任務完成4287.4萬元,是任務的 106.45%,在全市的鄉鎮辦事處中排在前列。

三是利用資源勢頭強勁。我辦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掘各類資源,採用走出去、請進來靈活多樣的方式,每年組織轄區內20多家企業參加德國慕尼黑陶瓷展銷會、春秋兩季的廣交會、湘洽會、省農博會,推介陽三,廣交朋友,並依託自有資源,以土地、工業園區和廣博的信息優勢、良好的人際優勢、優美的環境優勢,以親情般的服務,誠實守信的交流和溝通,以“重商、親商、扶商、愛商”的行動感召客商。全年共招商引資 424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