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XX年工作總結

XX年是高平工業區在國家實行第五次巨觀調控新形勢下區域經濟發展關鍵的一年。一年來,我區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會議精神和鎮的中心工作開展工業區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區域經濟持續發展,促經濟社會同步發展,促人、企業、工業區和諧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到目前為止,我區共引進項目90,已投產企業61家,年生產總值達到38億。回顧一年來,我區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在新形勢下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同時最佳化工業區各項配套設施,,為促進工業區的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鎮委、鎮政府“工業立鎮、工業強鎮”思想的正確指導下,我區在立項短短五年的時間裡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征地10100畝,開發用地近8000畝,已辦國有土地使用證4509畝。XX年下半年以來,國家進行了第五次巨觀調控,對部門過熱的行業進行了及時的調控,其中整頓土地市場是這次調控的一個重點。這對我們工業區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一個機遇。考驗是因為這次調控給我區的招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如果能夠因時制宜,制定相應的措施,那將是我區的一個機遇。一年來,我區通過不斷最佳化各項配套設施營造良好的投資氛圍、因時制宜制定多項招商策略緊緊把握住這次機遇,共引進工業項目11個,其中有3個項目是利用閒置用地招商,增資項目3個,這為促進我區的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總結這一年來,我區主要制定了以下幾項措施:

(1)提高招商質量,降低招商成本。

工業區成立早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氣候,相對來說部分進區的企業質量不高,招商成本過高。經過幾年的發展,按照企業進園進區的戰略思想,我區已初步形成電子、電鍍、紡織、印染行業的鏈條。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區可以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引入稅收附加值大、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如五金、皮革、汽車製造或其零件配件的加工等。一年來我區割據自身的需要。為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加強危化品物流的監督和安全運輸管理,引進了金聯化工物流公司作為區內配套項目;引進新大禹公司承包我區的織染午睡處理廠,解決了我區資金和技術的問題;同時我區還有選擇的引進了有一定質量的企業11家。為了在皮革、汽車製造這兩個行業上有所發展,我區正在有計畫地引進在這兩個行業上有影響的企業。為了增強和別的工業區的競爭能力,我區注意到要利用網際網路、報刊等方式來提高工業區的知名度;同時加強與投資服務公司、友好工業區的信息傳遞,儘量獲取第一手的找商資料。現在,我區在同類工業區中已成為了一個品牌,一個電子、紡織行業嚮往的地方。

(2)進一步最佳化軟體建設,滿足工業區的發展需要。小康大業,人才為本。隨著工業區的不斷壯大,我區對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結合工業區的發展,一年來,我區就向社會公開招聘了工民建人才兩名、化驗員兩名、翻譯一名、統計人員一名、物業管理一名、文秘一名,培養了污水系統的操作人員兩名。我區還注意對工業區內的人才進行統計,建立人才庫,使區內的人才不容易流失。同時,通過和勞動部門的聯繫,搜羅工業區需要的人才。平時,我區還注意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如參加會計、基建、環保等培訓班。一年來,我區通過最佳化軟體建設,基本上滿足了區內對人才的需求,保證了工業區發展的基本需要。

(3)最佳化硬體建設,滿足客商的發展需要。隨著落戶我區企業的增多,客商對我區的硬體配套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讓客商在高平安心發展,半年來,我區不斷加大投入去最佳化我區的硬體建設,配合我鎮五縱五橫的部署,我區修建了興隆路、廣進路,且進一步完善了高平主幹道上的支路路網。同時,我區加大力度去完善區內的商業配套設施,興平苑、興盈苑、康域園、高平文化中心、高雅商住樓、高平食街等一批商住配套設施已投入使用;旺角等一批超市和高平酒電的經營已經上了一個檔次;高平球場、小公園等體育配套設施已經落成。現在,鎮區裡有的設施,在高平都可以找得到。完善的硬體配套設施,大大增強了客商在我區投資的信心,一年來,不斷有企業在我區增資,如科華增資40畝、啟程增資10畝、工業水廠增資10畝等。

(4)加大對環保配套設施建設的力度。一年來,我區又投入近600萬元對電鍍污水廠進行了三期改擴建的設備安裝、調試及相關基建工程。目前,擁有24小時在先監測和全自動控制系統的電鍍污水處理廠現已投入使用,全因子達標排放的驗收工作已全面展開,將成為全國首家電鍍廢水集中處理設備最先進、工藝流程、自動化最先進的污水處理廠,這對三角建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推行ISO14001環境管理制度,完善區內的各項管理制度,使社會經濟能得到同步發展。

年初,為了進一步完善工業區的各項管理,使社會經濟能共同發展,我區擬推行ISO14001環境管理制度,一年來,ISO14001環境管理制度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同時加強了對土地資源、財務、安全環保方面的管理,具體如下:

(1)土地資源的管理。隨著國家收緊了工業區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各項政策,並不定時對工業區土地資源的利用情況進行檢查。因此,要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資源成為我區在XX年取得穩定發展的關鍵。為此,一年來,我區在土地資源的管理上做好以下幾點:1、統籌收集土地資源利用的情況,製成報表,第一時間給上級匯報,為安排利用土地資源提供正確的信息。2、保證把已經投產的企業或則是正在動工興建企業的國有土地證辦好。同時對各宗土地的辦證資料做好,保證有一分指標就辦好一分土地的土地證。去年年底到現在,我區共投入3000多萬元去辦證,共辦證4509畝土地。3、已征土地,還沒有辦證的堅決一律不填土。4、消化已辦證還沒有動工興建的企業,同時為已購地急需動工的企業辦好國有土地證。一年來,我區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取得聯繫,通過有關政策收回了順德市勵精紡織貿易有限公司52.7272畝、林健、林嘉敏35.6180畝、黃奮強63畝,並轉讓給其他投資者,以消化閒置用地,提高區內經濟效益,為進一步盤活我區的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資源打下了基礎;5、土地開發部對我區的布局規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