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崗位量化考核方案

3.課外作業的份量要考慮學生的總自習時間。基礎學科的課外作業總量控制為:每次作業時間一般不超過1小時。發現超過作業日總量的情況,應由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協調。

4.嚴格作業規範。要求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繪圖清晰、格式正確,解答準確,獨立完成,按時上交。不合規格的要求重做,未做的要補做補交,不要罰抄罰做。

對作業批改的要求:

1.教材規定的基本作業,要全批全改。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應儘量當面批改。部分學科作業(如作文日記等)的批改次數和要求按相關規定實行。畢業班複習備考時間緊、作業量大,可採取以批為輔,講評為主的辦法(各科對作業批閱的要求見相關規定)。

2.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評分標準要統一、批語要中肯、具體、不得只給分不批改或既不給分又不批改,只寫一個“查”“閱”字。作業批改後,要在適當位置註明批改日期,對補交和重做的作業要細批細改。批改後的作業要及時發給學生,以便學生及時複查、更正。

3.教師批閱作業可採用統一符號畫記對錯,讓學生明白符號的意思。要讓學生自己修改錯誤,養成自我檢查和自我更正的習慣。估計無能力改正的要面批。改正後的作業一律要交回、再批改。要建立作業批改記錄本,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

4.作業講評。對作業中的優點要進行歸納,對答題清晰、解法新穎、獨到、簡捷者,要予以推介和表揚。對作業中帶普遍性的錯誤要剖析原因,並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5.教師進行作業批改的改革實驗,須報經學校批准後方可施行,不允許以任何藉口放鬆對作業批改的要求。

4、學生評教(15分,減去4%的不合格票)

優良率85%以上15分,84-75%12分,74-60%8分,60%以下5分

5、教師自評(10分)

6、教師互評(10分)

7、領導評教(校科領導、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級長)(10分)

優(10-9分)良(8-7分)合格(6-5分)不合格(4-0分)

8、考試成績(40分)

(1) 以分班時的成績為基礎,計算出各班各科平均分與年級平均分的差;

(2)計算出某次考試成績各班各科的平均分與年級平均分的差

(3)某次考試差-分班成績差得到各班各科的相對進步量

(4)相對進步量》0得50分,0-1得48分,-1-2得46分,-2以下得44分

(5)高分層人數獎勵分:

以分班時的高分層人數為基礎(按重點班、普通班總人數的30%),某次考試超出一人獎勵1分。

(6)某位老師的考試成績得分等於任教班級得分的和除以任教班級數

二、教研、教改加分(不超過10分)

1、論文部分(最高獎分8分)

(1)正規刊物(在當地新聞出版局可查、不屬於異地辦刊或偷用刊號等)發表論文

①本學年,教師在國家級報刊發表論文,獎6分;

②本學年,教師省級報刊發表論文,獎5分;

③本學年,教師市級報刊發表論文,獎3分;

④本學年,教師在各正規報刊的增刊、旬刊、專輯刊登論文或各級教育行政部分舉辦的各種非發行的報刊(如《湛江教育》)發表論文,可獎2分;

(2)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論文比賽活動中的獲獎論文(含各級教研室主管的學科教育學會舉辦的比賽)

①本學年,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舉行的徵文活動中獲一等獎得4分,二等獎得3分,三等獎得2分

②本學年,在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舉行的徵文活動中獲一等獎得3分,二等獎得2分,三等獎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