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解讀

山東已嘗試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

據了解,目前,安徽、山東、江蘇、河北、遼寧等省都已經陸續開始嘗試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職級功能弱化導致職務晉升成為公務員最大的激勵,職務晉升也成為公務員職業發展的唯一階梯。

現實中,職務與職級的聯繫過於緊密,表現為以職定級、以職定薪。據統計,在目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四個組成部分中,職務工資約占20%,級別工資約占25%,地區附加津貼約占45%,各種補貼約占10%。級別工資僅占兩成。相比之下,職務工資比例雖不高,但由於地區附加津貼基本按照職務發放,職務工資整體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職務對工資水平具有決定性作用。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

職級功能弱化導致職務晉升成為公務員最大的激勵,職務晉升也成為公務員職業發展的唯一階梯。據山東省濟南市委組織部近年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近81%的被調查者認為職務晉升是對公務員最有效的激勵,其中領導職務的晉升比非領導職務的晉升更具吸引力。這給當前公務員管理帶來很多問題,比如,公務員謀求職務不是為了承擔責任,而僅是為了獲取權力。

基層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將並行 待遇有望提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會議指出,在職務之外開闢職級晉升通道,有利於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是為基層公務員辦好事、辦實事,一定要把好事辦好。在全國縣以下機關實施這項改革,要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堅持好的做法,改進存在的不足,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有關專家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實施後,將拓寬基層公務員發展通道。公務員待遇會隨著職級的提升相應提高,將有利於解決基層公務員的腐敗問題。

拓寬基層公務員發展通道 改變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局面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要“建立公務員的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指出,深改小組此次審議的《意見》,是對三中全會《決定》和“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實。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公務員隊伍中,有超過90%的公務員屬於科員及科員以下職務,有60%是在縣級以下政府機關。而在現行公務員管理體制下,行政級別決定公務員地位的高低及其相關薪酬待遇。一個單位的規格又決定了其領導級別,以致於很多基層公務員熬到退休,還只是科員待遇。

蘇海南指出,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是完善公務員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幹部制度的一項改革,將解決縣以下公務員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問題,改變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去爭當“長”的局面,讓他們能夠安心長期在基層工作,只要努力工作,個人能力提升、貢獻增多,不當“長”個人價值也能夠得到組織肯定和承認。此外,在工資分配方面,目前縣以下公務員工資水平相對偏低,職務與職級並行後,職級將與工資待遇掛鈎。當一個公務員基於自身工作能力、承擔責任和所做貢獻等提升到相應的職級後,他的工資待遇也能夠得到合理的調整和改變。

提高公務員正向預期 有利於減少基層公務員腐敗問題

“基層公務員處在第一線,同時由於職級層次決定其收入也比較低,不解決這些問題,基層士氣必然受到影響。目前正在全國進行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的試點,試點成熟後可能會全面推開。” 國家公務員局黨組書記兼副局長楊士秋此前的這番話道出了目前公務員單一晉升通道的弊端。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仙芝向人民網記者分析指出,職務職級並行後,縣以下機關公務員晉升難度降低,對自身職業發展的期待將大大提高,能在較大程度上提高正向心理預期、改變腐敗動機,將有利於減少基層公務員腐敗問題。

分配製度改革放進全面深改大盤子體現整體性協同性

此次中央深改小組會議還審議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在蘇海南看來,這將會涉及農民土地轉讓收益分配問題。此外會議還研究審議了其他問題,表明中央是把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盤子裡面,作為一個方面的改革來統籌研究、相互聯繫,決策充分體現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原則。

據悉,目前,安徽、山東、江蘇、河北、遼寧等省已陸續開始嘗試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內蒙古、福建等省區也在近期先後推出在縣級以下全面推行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