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學校管理制度

(4)聘請校外輔導員或法制副校長,組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班主任每期對學生應進行家訪、電話訪、接待家長來訪,召開學生家長會。

(5)創設德育氛圍和創造德育基本條件,做到有國旗、有校訓、有名人畫像、有隊活動室、有廣播台、有文化長廊、有宣傳

櫃窗,堅持升國旗、唱國歌、隊歌、在國旗下講話,堅持辦板報。做到每4周更新一次。

(6)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寓德育於活動之中。做到活動有記載,有總結。

(7)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做好留守生的幫扶工作,做到有措施,有有記載,班主任工作細緻,教師無體罰學生現象。

(8)樹立德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教育作用,有計畫地開展評“七星”學榜樣活動。期中、期末、“六一”,要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

(9)德育有效果,學校無違紀違法和安全事故,學生行為規範合格率達100﹪,社會反映良好,每期班主任要寫好學生評語,學校要評出文明班、模範班主任,每學期進行一次表彰。

2、關於升國旗、奏國歌的制度

國旗和國歌都是國家的象徵。升國旗、奏唱國歌是對學生進行生動具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嚴格按《國旗法》有關條款的規定執行。具體應做到:

(1)升旗儀式在每周一早晨廣播操前舉行(寒暑假除外,遇有惡劣天氣不舉行)。

(2)重大節日(集會)或紀念日(慶祝活動)舉行升旗儀式。

(3)舉行升旗儀式時,在校師生全體參加,整齊隊伍(學生穿校服),面向國旗肅立致敬。

(4)出旗由旗手持旗,護旗手在旗手兩側,護旗班隨後列隊,隨樂聲齊步走向旗桿。在場全體師生立正站立。

(5)升旗,全體師生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6)唱國歌,嚴肅認真,節奏準確,聲音響亮。

(7)每周一的升旗儀式要作簡短而有教育意義的國旗下講話。

(8)每日晚靜校前,由升旗手降旗,護旗手致禮,降旗時旗幟不能落地。

(9)不舉行儀式的升降旗時,在場師生肅立、行禮。凡經過現場的師生員工都應面對國旗,自覺肅立,待國旗升降完畢時,方可自由行動。

(10)升旗手由各班推選代表輪流擔任。並有升旗手事跡簡介。

(二)培訓、進修

1、教師應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學歷,學歷未達到要求的在崗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參加在職在崗函授或自學,取得相應學段的合格學歷。

2、教師函授、自學以業餘為主,各類短期培訓由中心校或學校統籌安排。

3、脫產進修教師必須經中心學校審批同意。

4、教職工參加函授、自學和培訓期間的工作由學校安排,生活和費用自理。

(三)備課

1、學科計畫制定

(2)計畫項目齊全,填寫完整,書寫認真規範,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2)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分析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

(3)對學生的情況分析要客觀,實事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得力,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4)計畫時間分配恰當,內容具體,安排合理。

2、備課

(1)備齊所任學科教案,不抄襲,不用老教案,超周備課,備課及時、規範,書寫認真,字跡工整、符合縣研訓中心備課要求。每月“五認真”檢查結果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