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傳染病突發事件報告制度

(1)所有從事職業的醫務人員都是責任報告人。

(2)醫療機構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加強傳染病突發事件報告管理。

(3)明確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範圍(詳見附表1)

(4)明確報告內容

(5)報告方式、時限和程式

獲得傳染病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當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市衛生局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同時進行網路直報。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應採用最快的通訊方式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市衛生局指定的專業機構。

附表l:

——鼠疫:發現l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霍亂:發現l例及以上霍亂病例。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發現l例及以上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現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炭疽:發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l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3例及以上皮膚炭疽或腸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職業性炭疽病例。

——A肝/戊肝:1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A肝/戊肝病例。

——傷寒(副傷寒):1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傷寒(副傷寒)病例,或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

——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現2例及以上死亡。

——麻疹:l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風疹:1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社區等集體單位發生10例及以上風疹病例。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3天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3例及以上流腦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登革熱:1周內,一個縣(市、區)發生5例及以上登革熱病例:或首次發現病例。

——流行性出血熱:1周內,同一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高發地區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熱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鉤端螺鏇體病:1周內,同一自然村寨、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鉤端螺鏇體病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流行性乙型腦炎:l周內,同一鄉鎮、街道等發生5例及以上乙腦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瘧疾:以行政村為單位,1個月內,發現5例(高發地區10例)及以上當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內無當地感染病例報告的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1個月內發現5例及以上當地感染的病例;在惡性瘧流行地區,以鄉(鎮)為單位,1個月內發現2例及以上惡性瘧死亡病例:在非惡性瘧流行地區,出現輸入性惡性瘧繼發感染病例。

——流感:1周內,在同一學校、幼稚園或其他集體單位發生3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樣症狀住院病例1或發生l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死亡。

——流行性腮腺炎:1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感染性腹瀉(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1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自然村寨、社區、建築工地等集體單位中發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瀉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猩紅熱:1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猩紅熱病例。

——水痘:l周內,同一學校、幼稚園等集體單位中,發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輸血性B肝、C肝、hiv: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發生3例及以上輸血性B肝、C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lv感染。

——新發或再發傳染病:發現本縣(區)從未發生過的傳染病或發生本縣近5年從未報告的或國家宣布已消滅的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