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培訓機構代理社會實踐報告

匆匆的一個假期又要結束了,現在我來總結一下我的假期社會實踐。

因為父親是是音樂老師,每個假期都會開辦音樂培訓班,加之自己也擅長几門樂器,所以幾乎每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就是幫助父親輔導學生。可是今年卻發生了一些變化,因為教育局明令在職教師一律不得辦各種補習班,所以這次所有學生大多數是我教,這也讓我不斷的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想想辦培訓班已經有十年的歷史了,我給學生上課也五六年了,因為自己有一技之長,所以自己考慮今後第一職業是會計,第二職業是自己辦培訓班。

為了增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前段時間我在一個網友的邀請下,成為了某教育機構的招生代理,在次實踐中,我更加了解到一個小型培訓機構的運作方式和招生技巧,途中不斷有問題出現,甚至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間做出選擇,最終招生還是取得了一些突破,也基本讓學員呢滿意。可是,不幸的事情還是在今年發生,因為財務問題,這家培訓機構的老闆攜帶巨款逃跑,同學的課程一下停下來了,我也不幸被捲入這場“倒閉門”,成為無辜受害著的一員。由此我引發了很多思考。

怎么才能辦好一家培訓機構?

近年來,培訓機構層層迭起,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都想在龐大的教育行業中分一杯羹,然而近段時間卻相繼出現科程教育、文路興華教育、瑞來英語一夜之間人去樓空,百萬學費下落不明的事件,培訓市場加速“洗牌”。成都星海學校校長陳星海表示,今後一兩年,隨著“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及“公辦教師不得校外兼職、辦學”禁令出台,很多培訓機構都要被淘汰。培訓巨頭建明外語學校校長葉建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無論是科程教育、文路興華教育、還是瑞來英語,陷入“倒閉門”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尷尬的規模——作坊式的小機構機制靈活,船小好調頭,而真正的大機構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品牌、資金優勢,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相比之下,規模不大不小的教育培訓機構,則處境“尷尬”,遇到金融危機等大風大浪襲來時,一旦生源得不到保證,很容易陷入財務危機,最終被淘汰出局。

對於接二連三發生的學校倒閉事件,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導致這些培訓機構關門大吉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經營不善導致的資金鍊斷裂,但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外語培訓市場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泡沫。毫無疑問,金融危機對白領人群的衝擊最大,像靈格風這樣以白領為主要目標人群的外語培訓機構受到嚴重影響。但是,金融危機只是培訓機構頻現“倒閉門”的一個導火索。據介紹,伴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培訓機構急劇擴容,高端英語培訓市場的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同時,不少培訓品牌選擇能夠快速發展的連鎖加盟商業模式,這些培訓機構通常選址租金昂貴的高檔寫字樓,投入成本非常高,在遇到金融危機來襲時一旦生源得不到保證,就很容易遭遇資金鍊斷裂的情況並最終被淘汰出局。但是,接連發生的學校倒閉事件,不但使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正在面臨信任危機,也使一直被認為具有“抗風險、抗周期”優勢的教育培訓行業暴露出了一定的投資風險。事實上,在過去兩年時間裡備受青睞的教育培訓行業,現在已經不再是熱錢爭相扎堆的領域。教育投資機構一般都分布在非學歷教育領域,單純為了規避風險而把重點轉向教育這樣剛性需求的行業,當然會出現投資過熱的現象,惡性競爭也在所難免。

再回到自身,經歷過這場風波,我覺得自己對社會的了解還太淺太天真。首先自己在方向上有所迷失,自己的人生規劃還是不夠清晰;其次作為學習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對公司對契約對財務還了解的很少;最後自己還缺乏法律意識,胡亂和別人簽訂契約。從前我總認為創辦一家公司最主要的是錢,但是現在我更加懂得,不是錢或者某一方面的能力就能成功,而是需要多方面並且高素質的人才才行。

假期時間在今天結束了,雖然沒幹出什麼驚天地的事情,也沒賺到很多錢,但是能為家裡分擔一些經濟上壓力,同時還能提高自身素質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