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遙縣村村通水泥(油)路誓師大會上的講話

第一,材料要合格,不合格材料一律不準進場使用,希望交通技術人員和各鄉村負好責、把好關。

第二,工藝要規範,無論設計標準高低,都要嚴格按照市交通局編印的《實用技術操作手冊》要求規範施工,杜絕違反規範操作工藝的現象發生。

第三,驗收要嚴格,對於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落實各級補助資金。

第四,技術要先進,我們要充分依靠科技進步來提高工程質量,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廣套用先進實用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達到降低工程造價、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第五,養護要跟上,我們要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的觀念,堅持建養並舉的原則,在加快建設的同時,研究長效的養護政策、資金來源和養護機制,積極探索專業養護和民眾養護相結合的有效途徑,確保建一條、成一條、受益一條。

4、資金籌措要到位。資金缺乏是村村通工程中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也是一個全局性的問題。面對今年100多個村、大幾千萬元的巨額投入,僅靠交通部門爭取、靠財政補貼、靠上級補助,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沒有多少出路。因此,我們一定要以全新的觀念,積極探索公路建設的靈活籌資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敢為人先,敢於負債,敢於超前,加快發展。第一,要認真落實好公路建設籌資政策。按照市政府的政策規定和我縣的實際情況,我們今年將繼續對外銷煤焦徵收能源基金,並在經貿局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這項工作。對於非煤類礦產品和全縣縣直、集體、私營、股份制企業、個體工商戶,我們也將根據根據不同行業和標準適當籌集部分資金。這項工作由國、地兩稅根據各自職責具體負責,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屬地原則予以配合。

第二,要用活用好“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制度是農村稅費改革後尊重民情~、加強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一種好形式,既能得到民眾的理解,又能體現民眾的意願。各鄉村要把政策和道理向老百姓講清楚、講透徹,執行好“一事一議”制度,做到議之有法,議之有據,贏得廣大農民民眾的大力支持。義務投工、捐款、捐物要完全按照農民自願的原則去組織,絕不能搞行政命令甚至亂攤派、亂收費、亂集資,不碰農民負擔這條“高壓線”。

第三,要充分發揮好民間資本的作用。要充分動員企業大戶、有識之士、在外工作和經商人員為家鄉修路慷慨解囊,奉獻愛心。

第四,要加大力度有效盤活集體資產。今年要進一步加大農村改革的力度,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集體林權全部實行產權置換,加快“四荒”拍賣步伐,加快鄉鎮企業的改制步伐,有效盤活集體閒置資產,解決建設資金緊張的問題。

第五,動員全社會關注支持村村通工程。各企事業單位和各有關部門以及全縣廣大黨政幹部,要站在實踐“xxxx”和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村村通工程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給予高度關注。我們號召全縣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在職工作人員,每人捐出一個月的基本工資;各個條管單位的在職工作人員參照縣內工作人員的平均標準,每人捐出550元,支持村村通工程。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狀況的不斷好轉,我們廣大機關幹部雖然暫時不能全額、但也基本上能夠按時逐月領到工資,而廣大農民民眾一直在工農業“剪刀差”和城鄉二元結構的大背景中,默默無聞地為國家和社會做著巨大的貢獻。我們可以算一筆帳稅費改革以前的XX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338元,人均繳納稅費65.9元,占收入的2.81%;稅費改革以後的~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505元,人均納稅35.4元,仍占收入的1.41%。而我們機關幹部月收入800元以下、年收入近萬元都不需要納稅。在農民急需修路的關鍵時刻,我們每人捐出五、六百元,頂多占到年工資的不到1%,從情理上來說,我們應該;從承受能力來說,也不是太大的負擔。所以我們希望廣大機關幹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