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樞紐實習報告

石炭系下統大塘組測水段(c1d2)碎屑岩系及第四系(q)鬆散堆積物,壩基岩體為石炭系下統大塘組測水段沉積碎屑岩系,岩性由礫岩、石英砂岩、細砂岩、炭質(或含炭)粉砂岩和長石石英砂岩等組成。

沿線洞段上覆山體雄厚,隧洞沿線穿越岩層為:c1d2-1-2層、c1d2-1-3層、c1d2-2-1層、c1d2-2-2層及c1d2-2-3層;隧洞進口洞臉局部置於崩塌堆積體之中,建議將堆石體予以清除,隧洞出口岩性主要為微風化巨厚層長石石英砂岩,洞臉邊坡穩定性較好。主廠址置於(c1d2-2-3)層岩體之上,為巨厚層狀長石石英砂岩,其力學強度基本能滿足建主廠房要求。

供水管線管基和支墩地基的工程地質條件尚好,供水隧洞進、出口及洞身成洞條件較差,建議對進、出口洞臉邊坡採取相應的加固處理,進、出口附近洞段圍岩視開挖情況,採取邊挖邊支護措施;灌區渠系建築物大部將置於第四系殘坡積層或洪沖積層之上,局部渠段置於基岩上,一般不存在較大的邊坡穩定問題,局部可能存在邊坡滲漏及渠坡渠底抗沖刷問題。灌區運行後,不會產生鹽鹼化等不良問題。

壩址附近天然建築材料中砂卵(礫)石料缺乏,需利用塊石人工軋制;土料質量及儲量均能滿足填築上、下游圍堰的設計要求,運距較近,運輸方便,但開採不甚方便;塊石料分布於壩址附近,塊石料場主要岩性為長石石英砂岩,為巨厚層狀構造,岩體多呈弱下~微新狀,儲量豐富,軋制粗、細砼骨料成材率較高,塊石料儲量和質量均能滿足設計要求。該料場運距較近,交通運輸方便,開採亦較方便

3、工程任務和規模

經前期工作研究及本階段工作覆核,確定xx水利樞紐為一座大(2)型水庫,水庫總庫容1.048×108m3,其開發任務以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灌溉等綜合利用。

xx水庫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為水庫下游xx縣城防洪。xx縣城坐落在xx河兩岸,現狀防洪能力較低,經常遭受xx河洪水的威脅與侵害,嚴重製約了當地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根據《xx縣城防洪規劃報告》,縣城防洪採用堤庫結合的工程措施進行解決,即先期對縣城xx河兩岸現狀堤防(河岸)進行加高加固處理,使其達到5年一遇防洪標準,在縣城上游xx河幹流上擬建xx水利樞紐工程,設定防洪庫容,使縣城防洪標準從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XX~XX年xx縣對縣城沿xx河兩岸堤防(河岸)進行了整治加固處理,目前xx縣城沿xx河兩岸堤防防洪能力已達到5年一遇。因此興建xx水庫是進一步解決xx縣城防洪問題的關鍵性工程。

xx市地處xx省西部湘xx交界的分水嶺,區域內無過境河流,人均水資源量為XXm3,為全省人均3570m3的56%。xx市中心城區控制面積為132.7km2,城區地表水資源量僅約1.2×108m3,按XX年人口測算,人均地表水資源量僅為276m3,屬於水資源貧乏區。經水資源平衡分析,xx水庫向xx市中心城區年供水量為6205×104m3;向xx縣城年供水量為1095×104m3,合計年供水量為7300×104m3。通過設計研究,水庫供水從引水隧洞供給原水,通過輸水管道向白源水廠(配套新建)及xx縣城水廠輸送原水,經水廠按工藝規定處理後,利用城區輸水管網向城區用戶供水。

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築物

本工程水庫總庫容為1.0481×108m3,年平均日供水量20×104t,電站裝機容量12mw,灌溉面積10.12×104畝,根據(gb50201-94)《防洪標準》及(sl252-XX)《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確定本工程等別為ⅱ等,大(2)型工程。根據本工程等別,確定大壩、溢洪道、放空洞、供水兼發電及灌溉進水口為2級建築物,引水隧洞為3級建築物,發電廠房為4級建築物,臨時建築物為4級。

根據工程規模和工程場址區地形地質條件,在可研階段推薦下壩址方案的基礎上,本階段擬定上、下兩條壩線進行比選,以碾壓砼拱壩作為基本壩型進行壩線比選,經過對兩壩線布置及技術經濟比較,下壩線優於上壩線,本階段推薦下壩線為選定壩線。

在可研階段推薦碾壓砼拱壩方案的基礎上,本階段對碾壓砼拱壩、砼雙曲拱壩、碾壓砼雙曲拱壩三種壩型作進一步的比選,經綜合比較,本階段推薦採用碾壓砼雙曲拱壩。

本階段引水隧洞洞線擬定左、右岸長、短洞線四條洞線進行比選,以確定工程總體布置。經綜合比較,推薦採用左岸短洞方案。

根據壩型、壩線及總體布置方案的比選,本工程樞紐總布置推薦下壩線碾壓砼單曲拱壩左岸短洞方案,水庫正常蓄水位244.0m,設計洪水位(p=0.2%)246.20m,校核洪水位(p=0.05%)246.72m,大壩採用碾壓砼單曲拱壩,壩頂高程247.6m,溢流堰對稱布置在拱冠梁處,共三孔,每孔淨寬8.0m,溢流堰採用wes實用堰型,弧形閘門控制泄流,堰頂高程237.0m,出口挑流消能;為大壩檢修和放空水庫,在壩體樁號0+108.62m處設定一放空洞,放空洞進口中心線高程191.0m,放空洞斷面尺寸1.6×2.0m(寬×高),放空洞出口採用挑流消能。引水發電系統布置在大壩的左岸,塔式進水口於左壩頭上游約100m處,進水口採用分層取水,隧洞總長378.65m,洞徑3.0m,隧洞進水口底板高程200.0m,廠房位於大壩下遊河道約220m處,採用地面式廠房,廠房內安裝2台6mw的水輪發電機組。大壩採用碾壓砼雙曲拱壩,壩頂高程為247.6m,壩基最低開挖底高程148.50m,最大壩高99.1m,壩底最大寬度30m,壩頂寬度5.0m,壩頂長度為268.23m,大壩上游面設定r90200二級配碾壓砼防滲層,防滲面板頂寬2.0m,底寬為8.2m,大壩碾壓砼採用r90200三級配碾壓砼。壩內布置三條縱向灌漿、排水及觀測廊道,廊道採用拱頂平底式,寬度為2.5m,高度為3.5m;在左右岸高程195.0m、220.0m處分別設定橫向交通廊道,橫向交通廊道採用拱頂平底式,寬度為2.0m,高度為3.5m。溢流堰對稱布置在拱冠梁處,共三孔,每孔淨寬8.0m,堰頂高程237.0m,溢流堰採用wes實用堰型,弧形閘門控制泄流,出口為挑流消能,反弧半徑15m,挑射角為20°,挑流鼻坎頂高程為223.54m,為大壩檢修和放空水庫,在大壩左側0+108.62m樁號處設定一放空洞,放空洞斷面尺寸為1.6×2.0m(寬×高),進口中心線高程191.0m,出口為挑流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