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隊環境教育的匯報材料

三、  課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一)、培養了環保意識,促進少先隊員的養成教育。

在實驗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中,讓隊員有了不在牆上亂塗亂畫,不在校園亂攀亂摘,不向公共場所亂扔亂吐的“不破壞意識”,隨著“社區我當家”活動的開展,學校組建了“護綠小隊”、“城鎮環境監督小隊”,讓隊員們也養成了“自主捍衛意識”;通過“沒有垃圾的城市”活動的開展培養了隊員們“消除污染”的意識。

(二)、在“玩”中學,學中“玩”,練本領,長才幹。

在實驗中,隊員們在玩中學,也在學中玩,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培養隊員們的自理、自護、自學、自強、自律等諸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僅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是我校轉變教育思想,確立隊員的主體地位,培養隊員的主體精神,促進隊員身心全面發展的成果顯示。

(三)、環境教育揚起了素質教育風帆,贏得了家長支持。

在實驗中,根據兒童特點,我們開設了一系列環境教育,如隊員野外活動,提高了他們觀察、記錄、測量和實驗的技能。在這些活動中逐漸養成愛惜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著,看到這些可喜的變化,家長們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四、  開展課題研究實踐中發現了一些值得討論問題:

一是輔導力量問題。如何充分發揮廣大家長的積極性,挖掘他們中間豐富的德育資源,為其孩子的素質教育服務,還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是環境教育活動昭示我們敢於涉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這一活動因成功地解決了五天工作制帶來的有關孩子的社會問題而受到社會的熱烈歡迎,我們看到了講求實效解決社會問題應是我們和少兒工作者看站少先隊活動的努力方向。

三是活動保障問題。在活動過程當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活動保障措施,激勵各中隊積極投入環境教育活動中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活動深入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