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羅強在四川青年文化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五、倡樹感謝文化,必須豐富內涵、強化責任感

隨著時代的變遷,感謝文化的內容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一些新的思想正在豐富和發展著這一文化體系。和諧社會的實質就是要構建現代中華文明體系,這不僅要繼承傳統美德,更要超越時空界限,實現中西優秀文化的“最佳化融合”,從而保證中華文明體系的歷史延續和時代更新。對於感謝,我們既要贊成,又要注意感謝的方式和前提,既要在批判的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又要根據時代的特徵完善架構、豐富內涵。對他人的幫助和恩惠懷有的感謝和敬意,是發自內心的純真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世界各民族各宗教倫理的價值核心,儒學的仁義、佛學的慈悲、基督教的博愛都是相通的。知恩圖報帶給人們的是喜悅和快慰;以怨報德帶給人的是心靈的傷害和人性的失落。需要感謝的時候,沒有理由失語。那不是含蓄,不是內向,更不是持重,只能是寡情薄義與違情悖禮。在感謝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清楚應該感謝誰,如果我們連這個問題都沒有弄明白,進行所謂的“感謝”將沒有任何意義!

“飲水思源,知恩圖報。” 我們首先應該感謝偉大的祖國,璀璨的五千年文明、厚重的歷史人文積澱,養育了多少中華兒女、承載了多少歲月滄桑。危亡時,多少英雄豪傑為您請命吶喊、憤述衷腸;昌盛時,多少炎黃子孫為您潸然淚下、倍感榮光。我們應該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南湖遊船上波光微泛、星火燎原;延安窯洞裡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抗日戰場上甘拋頭顱、寧灑熱血;天安門廣場上義勇迴蕩、五星飄揚,“小平你好”、群情激揚;神州各地欣欣向榮,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這些,無不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所書寫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所創造的驚天動地的曠世偉業。感謝可敬的父母,一顆心,在不辭辛勞中慢慢操碎;兩雙手,於飽經風霜里逐漸粗糙。感謝偉大的時代,千載機遇逢吾輩,一生肝膽照日月。朝氣蓬勃的青春、神奇美麗的自然,衛國戍邊的將士、手執教鞭的園丁,清新的氣、潔淨的水、秀美的山、碧綠的草、高大的樹……“be appreciative of all that you have.”(對擁有的東西抱感謝的態度)。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用虔誠的心去感謝!

青年朋友們,感謝是一種責任,需要我們勇於承擔;感謝是一種義務,全靠我們自覺自愿;感謝是默默無聞的奉獻,不計名利、沒有抱怨;感謝是一種承諾,跨越時空、無比莊嚴。讓我們伸出勤勞的雙手,張開青春的臂膀,敞開智慧的心扉,在感謝的土壤里播撒希望,在希望的田野上自由飛翔,在飛翔的天空中編織夢想。我相信,因為大家彼此的愛,世間萬物一定欣欣向榮、茁壯成長;因為真誠的感謝,我們才會真正感到幸福;因為真誠的感謝,我們才會變得更加美麗可愛;因為真誠的感謝,中國社會必將和諧發展、共奔小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