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民主管理建設和諧村鎮(村務公開經驗)

我們**地處**近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和景觀大道穿境而過,東起**,西至**,南與**交界,北瀕**,版圖面積11.19平方公里,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1014戶,3429人。自去年10月份全村大規模集體上訪基本平息後,我們痛定思痛,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村實際,探索創新了以“幹部問事,村民說事,集中議事,及時辦事,定期評事”為載體的村級民主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務管理、決策、監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軌道,一舉走出了“三天兩頭民眾鬧,大凡小事農民苦,村組幹部忙接訪,***上下一團糟”的泥淖。全村出現了社會穩定,村安民和,幹群關係融洽,經濟穩步發展的可喜局面。今年元月至今,全村無一起村民上訪案例發生,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區委書記***同志更是把我們***從亂到治的過程形象的概括為“***現象”。

一、逼出來的思路。

曾幾何時,我們***村也是一方浄土,遠近聞名。但是近幾年來,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村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就我們***村而言,一是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到位,激發了農民種田熱情,村民“爭田爭地真忙”,直接導致村民之間的利益之爭;二是***、***高速公路的建設,國家對占地的各種補償費的到位,導致村民與村集體之間的利益之爭,並且帶出了“前三十年,後五十年”的“陳芝麻爛穀子”,村民“彎窟窿打洞”向村集體要錢;三是由於我們的工作仍然沿用計畫經濟時代的方式方法,村務不公開,凡事幹部說了算,導致村民的牴觸情緒;四是民眾的民主法律意識和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導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討“說法”。所有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的問題;既有國家階段性政策的調整,又有法律法規的空白;既有我們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誤,又有民眾的過分追溯,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最終導致村民集體上訪風起雲湧。自去年6月3日出現首起集體上訪始,全村7個村民小組就有6個組集體上訪。6個組都推舉了3~5名上訪代表,每戶集資10元,共籌集上訪資金25000多元。據統計,全村上訪達46起1260多人,其中赴京上訪1起1人,赴省上訪起16人,赴市上訪4起338人,赴區上訪4起362人,就近到***上訪35起600多人,還發生了村民群體阻止**公路擴建施工和圍堵境內兩家企業大門達21天之久的惡性事件,給企業造成了280多萬元的損失。所有這些村民集體上訪,嚴重干擾了各級黨委、政府工作,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震盪。如果說我們村以往是先進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話,那么去看長達半年的集體上訪使我們村的“知名度”更高,“影響度”更大。面對這些大規模集體上訪,我們村黨總支、村委會一班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欲哭無淚,心在流血,深感對不起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區委、區政府對***村民眾上訪問題高度重視,派出了以區委副書記、區人大副主任、區政府副區長、區政協副主席任正副隊長的近30人的工作隊進駐***村,調查處理民眾反映的問題。工作隊分成6個工作專班,進村入戶,廣泛收集民眾意見,共收集意見60多條,逐一調查核實,凡符合政策的問題,堅決兌現政策,凡不符合政策的,向民眾作出解釋,使民眾提出的問題都得到了答覆。經過區委工作隊近半年的工作,使***村的民眾上訪得到了平息。挫折和失誤教訓了我們,痛定思痛,我們“兩委”一班人,坐下來進行了認真反思,大家一致認為,廣大村民的集體上訪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民主管理課,出現集體上訪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計畫經濟的管理模式。可以說,過去多年延用的“幹部決策,一呼百應”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只有還權於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換句話說,廣大村民的集體上訪,逼出了我們走民主管理的思路,這是我們背水一戰,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