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

關於組建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建議

隨著廣州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建立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將帶來的壓力,我市中小企業迫切希望獲得更適於創業和更利於發展的市場環境。加強組織領導,理順中小企業的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是營造有利於我市中小企業創業發展良好環境條件的關鍵。抓住這個關鍵,市委、市政府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就有了統領全局的職能機關,有關扶持服務於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貫徹就有了牽頭部門,相關的操作運行就能夠規範地展開。因此,應儘快組建全市統一的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改變政府現行按行業、所有制形式和屬地範圍管理中小企業的模式,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和城鄉屬地範圍的共性問題,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一、中小企業管理服務機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九五”以來,中小企業在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僅是拉動經濟成長、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出口、發展外向型經濟以及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而且還是增加就業崗位、安置城鄉勞動力就業和培養企業家的主要渠道和基本場所。截止1999年末,廣州共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38270家,其中中型企業362家,小型企業37663家,占總數的99.36%;國內貿易業企業或機構27635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27029家,占總數的97.8%;餐飲業1936家,其中限額以下企業1758家,占總數的90.8%;私營企業37436家,個體工商戶221724家。另據市鄉鎮企業局統計,至2000年12月,全市共有鄉鎮企業98557家,從業人數達1195207人,預計全年總產值達1576億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1.7億元,工業增加值249.2億元,實交稅金26.5億元。

這些企業按所有制結構、行業分布和屬地範圍,分為鄉鎮企業、城市工業企業、城市第三產業企業、外資和港澳台資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以及各集團、股份公司屬下中小企業等6種相互交叉的類型。與之相對應,市一級政府行政機構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有:市鄉鎮企業局、市經委區街工業辦公室、市商委企業指導處、市外經貿委企業管理處、市工商局個體私營經濟處等。市科委、教委、民政局有關處室還相應承擔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校辦產業企業和民政福利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

這種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機構重疊、職能重複,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不高,各部門只管各自系統內的中小企業,政策缺乏統一性。二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地表現為一些超越所有制形式、行業分布和屬地範圍的帶有共性的問題,單個行政機構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不能全面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職能定位不盡合理,巨觀管理不足,微觀干預過多。

從1996年開始,我市將原各行業的政府主管機構進行職能劃分,通過資產分割和重新授權分別成立了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集團公司和9個行業協會。此外,我市設有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產權交易所、軟體園、科學城等一系列社會中介機構或服務企業。

目前這種管理體系也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行業協會力量較弱,採取掛靠的形式依附於本行業集團公司,職責沒有完全落實,工作開展困難較大。二是資金總量不足且分散使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經濟、社會效益,特別是投資引導作用不明顯。三是社會中介機構服務範圍局限於本系統企業,缺乏市場競爭,服務意識不強。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服務質量不高。這些因素延緩了中介市場的發育,反過來又影響了中介機構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