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二00五年上半年農業經濟運行情況

(三)服務體系建設。從現代農業化的要求出發,首先抓信息服務建設。三電合一,實施“萬戶農民網上行”工程。我們出台了《2005年榆次區農業信息服務網路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通過網路、電視、廣播、報紙、宣傳冊(單)等媒體大力宣傳,在全區形成全社會關注信息、運用信息的良好氛圍。結合科技下鄉活動,先後在修文鎮東長壽村、莊子鄉莊子村搞了2次大型的信息宣傳培訓活動,晉中市王雅安書記、高建民副書記及農業局局長韓國昌等領導親臨現場進行了指導。近期,又與晉中市農業局信息科聯合開展了為期10天的“十鄉廿村農業信息網路推廣示範培訓”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全區又有2個鄉鎮、3個企業(德御、海玉、豐元)註冊了“一站通”,全區累計註冊總數達到12個,新申請認定鄉鎮服務點4個,並對20名農村信息員進行了申報認證。舉辦信息培訓活動近30次,發放資料8000餘份。在示範園區、經營大戶中重點推廣了寬頻、電視、電話的三電合一網路延伸模式,上網農戶已達到1550戶。烏金山鎮海底嶺村、施家窪村和北田鎮張胡村等電視上網示範村建設正在實施中。

其次,抓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轉移。加快進城入鎮務工就業和跨區域勞務輸出已經成為農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我區認真總結去年實施“陽光工程”的經驗,組織安排好今年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完成今年“陽光工程”培訓400人的任務。以一職中、晉中旅遊學校為定點培訓單位,實施“定單”輸出,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業。按照“走出一人,帶動一戶”的思路,努力拓寬農民轉移渠道。目前已組織“陽光工程”培訓290餘人。區陽光工程辦與勞動保障局、市區職介中心合作,組建了多形式、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訓就業服務體系。今年3月18日,我區舉辦了“百企千崗招聘洽談會”,提供各種就業崗位2687個,涉及保全、酒店服務、行銷等適合農民就業的崗位1200餘個,占總數的44%,實現勞動力轉移360餘人。

第三,建設5座高標準鄉鎮畜牧獸醫站。根據省、市要求,2005年我區重點建設張慶畜牧獸醫中心站,同時完善烏金山、修文、北田、長凝四個中心站配套設施,每站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化驗室50平方米,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在5個畜牧獸醫中心站建立鄉鎮疫情測報點,形成完整的動物疫情測報網路。

(四)統籌城鄉發展,夯實小城鎮建設基礎。根據省里把我區列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的要求,今年我們的城鎮化水平要達到52%。在重點抓好烏金山鎮、修文鎮的集鎮建設的同時,確定郭家堡、張慶、修文、烏金山、東陽5個鄉鎮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示範鄉鎮,確定王湖、郭家堡、南關等20個村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示範村,全面推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建設,做到“三個興鎮”。

一是聚集產業興鎮。發展城鎮,首務在興業。我區108經濟走廊一線的東陽商旅型經濟帶、修文民營經濟園、張慶醋業園區,已經具備了集群經濟的產業基礎,今年力爭實現率先發展,帶動輻射周邊農村共同繁榮。目前修文民營工業園區道路工程已開工。東陽、東趙、烏金山等有旅遊資源的鄉鎮,把旅遊產業開發與城鎮建設結合起來,發展旅遊集鎮。後溝古村是榆次旅遊開發的四篇文章之一,繼常家莊園、榆次老城之後,後溝古村建設被列為今年我區重點工程之一,現在6.6公里的旅遊專線已開工建設,農業採摘園區、綠化帶等也已著手實施,建成後將形成山頭松柏蓋頂、山坡花灌纏腰、山底乾鮮水果遍地的古村秀美風光。烏金山的五龍溝滑雪場項目也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