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二00五年上半年農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是農資打假重拳出擊,多部門聯合行動,集中整頓農資市場。3月10日至4月10日為全國“農資打假下鄉”集中行動月,在一年一度的春耕工作即將全面展開之際,榆次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農資打假下鄉”集中行動月活動,重點檢查農資產品生產企業、鄉鎮供銷社、生產資料公司和其它批零市場,通過環環相扣,實施全方位監管。區農業局與質監局稽查隊深入城區農資銷售市場、網點進行檢查,與物價局聯合對農資價格進行專項檢查,有效地平抑了農資價格。區工商局也開展了“紅盾護農”行動,對3家不符合“一主兩輔”生產經營資格的,依法予以取締。共對20個經銷單位進行了化肥專項抽檢,抽取樣品17個,代表磷肥、復混肥總數量180噸,抽檢了10個生產企業的9種牌號規格的化肥,其中7種牌號合格,2種牌號不合格。檢查中發現當前農資主渠道銷售市場貨源充足,基本無假冒偽劣現象。

三是發揮典型帶動作用,走設施農業、高效農業路子。在去年的萬畝溫室大棚工程建設中,我區因地制宜,在“李坊效應”的帶動下,創造了東趙鄉石羊坂“雙水源四位一體”溫室等新模式,為丘陵山區建設溫室大棚、增加農民收入探索了一條新路。今年我區繼續抓典型帶動,積極創新建棚模式。3月22日在東趙鄉召開了旱垣地溫室大棚積雨工程園區現場會,決定把石羊坂村建成山西省旱垣山區節水設施生產示範園區。目前,該工程已成立了項目協調領導組,整個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在它的號召下,村民建棚、創新意識高漲。東趙鄉村民郝文玉,在去年建起一棚的基礎上,今年又投資7萬元建成160米長的溫室兩套,形成了一個占地近20畝,面積達3700平方米的農家莊園。他還在溫室內嘗試養豬,在豬圈裡建起一座10立方米的沼汽池,僅沼氣一項,就可節約燃料及肥料2000元。他的這種集種植、養殖、沼氣三位一體的農業發展模式,已成為我區發展新型高效設施農業的典範。全區溫室大棚工程建設按照“七早七到位”的辦法,早安排,早部署,現在已調整土地近4500畝,為完成今年萬畝溫室大棚任務打下了良好基礎。

四是轉移工作重心,形成全區圍繞農業和農村開展工作的良好氛圍。我區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業和農村工作方面來,既有事權劃分的客觀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區委、區政府工作思路轉變的結果。“指揮棒”的轉向,為我區農業和農村工作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形成了各部門圍繞農業和農村開展工作的良好氛圍。區財政局在農村一線調研時,得知山西威特核桃加工廠需要找合作加工企業時,及時與榆次華玉榮香椿有限公司聯繫,促成了合作意向。僅此一項,就吸收什貼鎮農村閒散勞力20多人,每個勞力年收入達5000餘元。

總之,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一號檔案精神的深入人心,極大刺激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各項工作正紮實開展。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市場建設發展緩慢。龐大的生產基地與較弱的市場建設之間的矛盾不能適應產業化發展要求,大量蔬菜等農產品仍停留在原始堆積和馬路地頭銷售的初級農產品階段,價格低、集散地功能弱。尤其是綜合性農業市場缺乏,榆次串串紅農業綜合市場仍在籌建中。

二是農產品加工龍頭仍然不強。主要體現在圍繞菜、棗、果、肉、蛋、奶的加工龍頭企業滯後,現有加工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產業帶動力較弱。我區在釀造、飼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點,也有如白象速食麵、恆順醋等全國知名品牌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但都與我區的蔬菜、紅棗、畜牧養殖三大特色產業的發展聯繫不緊,帶動示範能力不強。儘快培育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就成為提升農業產業化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