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二00五年上半年農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是改善設施興鎮。榆次北外環路的開通和北出口二期工程的續建,特別是榆次北部新城建設規劃的實施和太原南部新區建設規劃的正式啟動,為烏金山鎮全面推進農村現代化進程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區計畫用2—3年時間,把北外環建成為集商貿服務、農貿市場、科教文衛、工業園區、住宅小區等設施為一體的十里長街,打造我區小城鎮建設的又一亮點。

三是全面發展興鎮。今年我區計畫投資1000萬元用於鄉鎮道路、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烏金山鎮投資60萬元,興建晉中一流的鄉鎮計生服務所。郭家堡鄉投資1700萬元建設育才新校、源渦寄宿制國小等學校。修文鎮積極籌劃郭村—東長壽舊108國道的拓寬改造工程。

三、科技下鄉,重拳打假,典型帶動,營造服務“三農”良好氛圍

一是兩不誤、兩促進,重落實、求實效,以先進性教育活動推進當前農村工作。在全面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重落實,求實效,在服務“三農”的實際工作中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折不扣執行中央、省、市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把邊學邊改、解決實際問題貫穿始終,做到“兩不誤,兩促進”。首先,針對春耕春播,農民急需農技培訓的狀況,不違農時,深入鄉村開展蔬菜、紅棗、畜牧等先進實用技術培訓,掀起了春季培訓高潮,全區共培訓1232場次、13.4萬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8萬餘份,外出學習參觀61次、5520人次。畜牧業培訓以農資打假活動為契機,組織科技下鄉6次,請省市專家培訓奶牛、肉牛飼養技術4次,培訓1500餘人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餘份(種草技術資料1000份、動物防疫資料2000份,養牛培訓手冊2000本)。東趙鄉聘請山西農大的蔬菜專家和博士生導師為農民解決在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方面遇到的問題。長凝鎮採取“農民點菜,政府組織,專家辦灶”的形式,聘請專家入村培訓。其次是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農資、送信息的“進百村、入千戶”大型服務活動,重點在修文鎮和莊子鄉舉行了集中活動。省市區20餘個涉農部門為農民提供了農業政策技術等方面的諮詢;省內外39家農資生產企業直接面對農民,把最低價格的農資直銷給農民;聘請專家進行了培訓;區農機局展銷了新型農機具;市、區農業局和中國網通為農民現場進行了農業信息網路和智慧型化農業專家系統的演示。市委書記王雅安、副書記高建民等領導親臨現場進行了指導,全區近兩萬名農民和鄉村幹部參加了這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農民得到致富信息2000餘條,2000餘人參加了蔬菜、紅棗、養殖和信息網路技術培訓,9萬餘份宣傳資料、5000張農資優惠卡發放到農民手中,現場銷售平價化肥1500餘噸、優質種籽1.9萬公斤、農膜7.5萬公斤、菜籽1000公斤。現場農資銷售額達到320餘萬元,至少可為農民讓利13000餘元。第三是集中力量搶墒下種保春播。3—5月份是我區春耕備耕、春播生產的重要時期,歷年平均降水量為67.1毫米,而今年的降水量僅為42.5毫米(含5月預計降水),減少36.7%,全區至少25萬畝農田因旱不能下種,嚴重影響今年的春播生產。我區採取協調供電、機井澆水、利用小水源等措施,積極抗旱保春播,抓緊5月17日全區降雨26.7毫米的契機,採取調配機具、電力等措施,保墒搶種23萬畝,確保了春播任務的完成。區人大聯合農業局、供銷社等七部門深入到6個丘陵鄉鎮偏僻村莊進行科技信息、生產資料、信貸資金“三下鄉”活動,僅在莊子鄉白田村當日銷售種子4000斤,化肥12噸,協定小額貸款12戶計3萬餘元,受到農民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