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眾明白還幹部清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

aaaaxxxx鎮xxxx村位於xxxx城區東北面,全村面積3.7平方公里,有16個自然村,5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547戶11750人,村設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其中黨員162名。近幾年來,特別是去年中辦發17號檔案下發以來,我村始終堅持把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貫穿於村民自治全過程,創新實施了村級財務預算、村民代表議案制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論證制度和村幹部問責制度等載體,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民眾對村務管理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力地推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2003年被定為xxxx市小康示範村、xxxx市“五村、四規範”建設示範村和自治區民主與法治示範村。

一、冷靜反思,公開從“被動”到“主動”

我村雖然以前已經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務公開欄,制訂村務公開制度,村中的財務和事務對民眾進行公開。但村幹部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怕事難做,怕麻煩多,怕受制約的心理,造成公開不及時、不完整,數字較粗糙籠統等,民眾對此不滿意,民眾不信任村幹部,村級班子人心渙散,缺乏戰鬥力。2002年我村在區委、區政府派出的指導組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了兩委換屆。我們召開民眾大會,充分發揚民主,由民眾自己組織提名,通過“兩推一選”和村委直選民眾選舉出了滿意的兩委班子領導。新的班子及時組織班子成員廣泛聽取民眾意見,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共同探討過去村兩委工作存在的問題,找出了問題的主要癥結:村務公開不徹底,只流於形式,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不夠,缺乏應有監督。我們認識到,要徹底解決存在的問題,必須主動推行村務公開,健全村務公開制度,把知事權,議事權,監督權還給民眾。一是明確村務公開的內容,在規定公開的內容外,根據村實際,及時調整公開的內容,如村民土地轉讓金,集體資產發包等情況,都必須納入公開的內容。二是規範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式。在形式上除了在固定的公開欄上實行公開外,還要根據本村的實際,利用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設立臨時開公欄、村民會議等形式公開。在時間上,定期公開和不定期公開相結合。一般至少每個季度公開一次,涉及到重大問題或民眾關心的其他問題要及時公開。在程式上,先由村委會提出公開的具體方案,由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對方案進行審查、補充完善後,提交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討論通過後公布。三是健全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對村務公開工作進行監督。民眾對公布的內容有疑問的,可以向監督小組進行投訴。

經過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後,增加了透明度,把事後監督變成事前監督,把依靠少數人的監督變成村民多數人的監督,做到村裡的事由村民作主,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民眾反響強烈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讓村民從村務公開中理解村幹部,支持村幹部,在黨群之間,乾群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二、抓住關鍵,財務從“混亂”到“清楚”

由於以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範,村幹部亂開支亂報帳的問題比較嚴重,連續兩屆村總支負責人被開除黨籍。新的班子到任後,主動採取措施,在推進村務公開的道路上找準癥結、重點突破。

村級財務公開是村務公開的熱點和難點。過去兩屆村委出現問題主要癥結是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不夠,缺乏應有監督。為使村級財務真正向民眾公開,全面向民眾公開,實行村級財務預決算,破解難題,我村擬訂了《xxxx村財務及資產規範化管理辦法》,在每年年初對村“兩委”辦公經費、興辦集體企業經費和公益事業投入等項目獎金都編制預算,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後公布執行。在編制年度預案時,要先將編制的預案草案公布在村務公開欄,聽取民眾的意見,然後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聯席會議進行討論,在獲得會議半數以上通過後方能編入預算。年終決算,由村民理財小組對全年的財力支出進行審核匯總後編製成決算草案,提呈村民代表會議審查通過。年終決算時如果超出預算,村“兩委”要對超支部分一一作出原因分析分析,並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接受村民代表質詢和審議,在實行財務預決算制度的過程中輔以村務公開、村理財小組審計等方法進行監督。2003年,村民代表提出“建設文化生態家園”的議案,認為應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預算,村兩委會議討論後認為這個議案是關係到全村人民的根本利益,民眾有要求,村有經濟能力,建議增加預算支出180萬元作為硬化村主要道路,並把這個建議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