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風廉政教育的特點、難點和解決辦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已經成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於我國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中間的失誤與漏洞在所難免,使一些意志薄弱、經受不住誘惑的腐敗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給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帶來的嚴峻的考驗。從十年前的閻建紅、周北方到近幾年的蔣麗萍、周普華,發生在國有企業的大案要案幾乎年年都有,腐敗分子也是前赴後繼、奮不顧身,處理了一批又起來一批。究其原因,除了配套的監督體制跟不上之外,作為前移腐敗控制關口有效手段的黨風廉政教育工作,不能及時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切實起到警示行為、淨化思想的作用,應該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一、當前國有企業黨風廉政教育的特點和難點

一是黨風廉政教育活動缺乏主動性。就企業基層情況來看,黨風廉政教育大都是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被動地開展,很少有結合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形勢開展主動工作的。

二是黨風廉政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既然是上級安排的任務,那也就只有上級安排什麼就學什麼,至於和本企業現階段的形勢合不合拍,能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則不在考慮之列,很難使受教者思想深處受觸動。

三是黨風廉政教育方式缺乏靈活性。目前國企的黨風廉政教育仍然停留在讀檔案、做筆記、看錄相、寫心得的傳統層面上,對於網際網路等新出現的傳媒利用率不是很高,即使有幾個這方面的網站,但由於內容陳舊、方式古板,也只不過是把原來的書本搬上網去了而已,並沒有真正發揮網際網路的互動作用,影響自然也就談不上太大了。

四是黨風廉政教育管理缺乏協同性。抓黨風廉政教育,黨政工團等各職能部門家家有份,各自有責,理應互相配合齊抓共管,但當前國有企業中,卻似乎只落到了紀檢部門一家身上,沒有形成合力,削弱了黨風廉政教育的聲勢和效果。

二、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分析

一是個別領導認識上有偏差,對黨風廉政教育的作用認識不足,對黨風廉政工作的重視不夠。一些企業的負責人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中心工作就是經濟效益,黨風廉政教育抓不抓無所謂,該腐敗的再教育也得腐敗,不腐敗的不教育也不會有任何問題。還有一些人認為,業務工作太忙,黨風廉政教育不僅要花錢,還要花費精力,不抓也罷。這些錯誤的認識,導致黨風廉政教育在國企領導的日程里靠邊站,失去了落實的強大支持。

二是黨風廉政教育組織體系不健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隨著國有企業工作重心的轉移,企業的政府職能被逐漸淡化,政工工作這一符合中國國情,但又與世界通行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不太一致的行業,也相應地被“邊緣化”,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地位。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政工科室一再被壓縮、合併,專職政工人員一再減少。往往一級紀檢部門,只有很少的幾個人,什麼都要抓,什麼都要管,窮於應付也就在所難免。其他與黨風廉政教育有關的政工部門,也是苦於人少事多,只好得不管處且不管了。

三是黨風廉政教育工作開展的效果不易衡量。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黨風廉政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式的,效果不象別的工作一樣,立竿見影,一抓就靈。這種情況一方面容易讓主要領導忽視黨風廉政教育工作,一方面也為一些專職幹部偷懶提供了藉口。大部分企業雖然都有黨風廉政教育工作制度,但具體到黨風廉政教育怎么搞、誰來抓,不同系統、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人員怎么分工、怎么協調,定期落實哪些內容、發揮什麼作用、起到什麼效果,搞得好怎么辦,搞不好怎么辦,卻沒有一套量化的標準。乾好乾壞無法衡量,黨風廉政教育工作出現因循守舊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