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現代企業精神的培育

“進取、實幹、奉獻”為主要內涵的企業精神,構成了鶴礦集團企業精神的完整體系。在鶴崗礦區五十多年的發展建設中,激勵著一代一代礦區人為煤炭事業而奮鬥。然而,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進取、實幹、奉獻”的企業精神也必須具有新的內涵和時代特徵。惟有如此,才能堅持與時俱進、始終保持鶴礦人的蓬勃朝氣、昂揚的銳氣和浩然的正氣。

一、提高職工的認知力

管理學認為:認知是人對事物的認識、理解與評價;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情感體驗;意向是人對態度的反應傾向。認知產生情感。情感產生意向。職工的知、情、意組合一個協調統一的整體才能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因此說,提高職工對企業精神的認知力,讓職工接受企業精神是培育現代企業精神的關鍵。

選準切入點——塑造良好形象。一是塑造領導形象。培育企業精神和其它工作一樣,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領導者的思想行為對被領導者有一種示範力和導向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精神是領導者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領導幹部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優良品質以及工作能力,在職工中產生楷模效應,提升領導的形象。用較強的影響力帶領職工改革、勇於進取,同舟共濟,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目標。二是塑造職工形象。以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遵守職工道德為主要內容,開展愛崗敬業,盡職盡責,遵章守紀教育。教育職工加強修養,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樹立外觀莊重、舉止得體,品質高尚的文明形象。三是塑造環境形象。環境可以造就人,它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改造企業環境,讓環境滲透著企業精神,以“綠化、美化、亮化”為目標。開展“美化環境達標準,崗位文明建小家”加強食堂、浴池和職工之家建設和改造,通過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諧的工作環境,在豐富健康的文化環境中,提高職工文化素質。

抓住根本點——提升職工境界。一是通過提升職工境界。堅持兩個文明的有機結合和相互作用,把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和造就合格礦區人結合起來。要尊重人的品德,重視人的智慧、承認人的價值、珍惜人的感情、維護人的尊嚴,提高人的素質,真正把“根”留住,使礦井的建設和發展保持良性循環,充滿生機和活力。二是推行行為養成。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使各個崗位上的職工工作標準和行為規範,統一標識、統一標誌,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通過宣傳教育,實現組織意識和民眾意願的高度融合。三是建立學習制度。建立有效的學習機制,提高職工的理論素質和業務技能,創造職工與企業共同成長的環境氛圍,把經營哲學、價值觀念、學習理念的內涵加以顯現,形成亮點,在企業中塑造學習文化,進而,提升現代企業文化的品位,不斷增強職工的群體意識,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培育堅定的信念,確立一致的行為準則,從而激發廣大職工為企業的振興和發展而奮鬥的信心和決心。

二、培育職工的穩定情感

在新的形勢下,要使廣大職工民眾深刻認識企業精神是企業之魂、事業之根、精神之柱。就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職工對企業精神的認識,加深情感,具體要樹立“三觀”。

——樹立奮發進取的價值觀。奮發進取是企業發展的基石。縱觀鶴崗礦區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從“一五”時期的初建,到“七八破千萬,八五翻一番,十五年增長一千萬”無不凸顯著廣大職工頑強進取的信念。牢固樹立奮發進取的價值觀,重點在引導。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演講、知識競賽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活動,開展愛企業、當主人、創業績的自我教育,把體現光榮傳統、創業意識、道德規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精神動力等內容的企業精神,深深注入廣大職工的腦海中,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牢固樹立奮發進取的價值觀,關鍵在實踐。各級領導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覺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自覺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在任何時候都要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