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四個創新”擴大對外開放

強化“四個創新”  擴大對外開放

梁少清

近年來,修水縣堅持以大開放為主戰略,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縣域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2003年,招商引資契約內資達17.4億元,實際進資10.4億元;引進外資契約資金1101萬美元,實際進資1212萬美元。修水作為九江市區位條件最差的縣,能夠在招商引資取得這樣突出的成績,我認為,關鍵是我們在工作中堅決做到了“四個創新”。

一、強化觀念創新,拓寬發展開放型經濟的視野

觀念就是財富。我們大膽突破以往思維定勢的束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開放型經濟作為修水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資上項目作為“生命線”來抓,促進開放型經濟從廣度到深度都得到較大的拓展。

一是突破單一的“利益觀”。我們不斷拓寬視野,把增加就業、促進繁榮、讓利於消費者、財政適度增長作為招商引資上項目的主要目的,使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財政增收範疇。2003年一年,通過招商引資幫助4000餘人實現了再就業。

二是突破傳統的“地域觀”。修水地處偏僻,交通相對落後。為此,我們立足修水求發展,跳出修水謀發展,把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平台放到交通便利的地區。在九江市區,我縣成立了修水(九江)工業園,為落戶九江的企業搭好平台、搞好服務。

三是突破狹隘的“資源觀”。我們不僅把礦產、水電、農產品等作為資源,而且把教育、衛生、文化、市場等作為資源來招商。僅民辦教育一項,我縣就引進契約資金1.6億元,實際進資9000餘萬元,新建了英才高中、實驗高中、琴海學校等民辦學校。堅持把修水情結、資源特色、品牌優勢等作為資源來招商。首先是打好修水情結牌。如匯源集團總裁朱新禮先生在修水工作和生活過,我們充分利用這一點,成功引進匯源集團在九江創辦匯源九江工廠;其次是打好資源特色牌。充分利用我縣豐富的鎢資源,成功引進中國五礦集團投資3.4億元整合香爐山鎢礦,今年5月18日,中國五礦投資3億元的apt深加工項目在寧州工業園正式落戶。著力挖掘水力資源優勢,目前我縣已建成和在建的電站達56座,正在規劃建設中的12座,可增加裝機容量7.3萬千瓦。把城市建設作為新型資源來抓,引進資金3.5億元,在城南開工建設十大市政工程等;再次是打好品牌優勢牌。充分利用修水蠶桑、藥材、山羊、茶葉等產業及寧紅、康順、龍騰等品牌,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

二、強化方法創新,加強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措施

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是當今時代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們實現經濟大發展的希望所在。面對新形勢,我們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法,著力做好強化方法創新的文章。

一是在推介修水上下功夫。我們成立了招商引資項目編制小組,對全縣的項目庫進行了系統的考察、認證、策劃、設計、製作和包裝,高質量編印了內容完整、數據準確、效益分析可靠的項目冊8000多冊;指導各鄉鎮、各部門依據自身優勢、產業特色成立分項目庫。同時,我們還從不同的的角度,攝製了兩套展示修水風采的光碟5000多張,設計製作了招商網頁。通過這些措施,向外界強力推介了170個重點項目和我縣資源優勢及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使外地客商對修水加深了印象,增添了認識,增進了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