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會一號檔案精神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深刻領會一號檔案精神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今年,中央“一號檔案”把新階段農村工作的基本目標確定為農民增收,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需要和廣大幹部民眾的願望,有著明顯的政策導向性。檔案明確了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總體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指導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綱領性檔案。我們要儘快地把思想統一到“一號檔案”精神上來,用新的思路來做好農民增收這篇大文章。

我縣是農業大縣,80萬農民居住在農村,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民致富步伐,始終是全縣工作的重點,更是我們農業部門的主要工作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農民增收作為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目標,作為統攬“三農”問題的“牛鼻子”,統籌各大產業及經濟社會發展,相繼出台了加快“五大產業工程”發展、做好勞務輸出等工作意見,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03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748元,比2002年人均增加135元,增長4.9%,是值得可喜的一年。審視總結過去抓農業、農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我們越加感到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符合我國“三農”問題的實際,對農業和農村工作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使農民民眾真正得到更多實惠,把黨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如何做好農民增收這篇大文章。

一、加快農民增收,要以中央“一號檔案”為根本指針

中央“一號檔案”出台的22條政策措施,觸及農民增收諸多深層次問題,“含金量”很高,是做好農民增收這篇大文章的根本指針。主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儘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用“一號檔案”指導農民增收,一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前些年,由於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採取行政指令、分解種植指標、催耕催種催養等方式,干預過多,引起了民眾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不但調整難以順利推進,而且對社會穩定產生一些不利影響。近年來,我縣農民收入之所以大幅增長,關鍵在於尊重了民眾意願和激發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更重要的是找準了一條既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滿足市場需求,又能發揮資源優勢和農民積極性的產業路子。事實證明,我縣把大力發展“五大產業工程”作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是十分正確的。

二是必須堅持“五大產業工程”統籌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三化”(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近年來,我縣農村經濟發展雖然一直保持著4%以上的增長,但城鄉二元結構(糧、經)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城鄉發展不協調的背後,實質是農民增收的問題,中央“一號檔案”指出,現階段農民增收困難,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單靠農業拉動農民增收,已很難從根本上奏效。農民增收,必須著眼於做大文章,要統籌整合農業和農村內外、“五大產業”及城鄉各種資源,跳出農業看農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要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三化”進程,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人往何處去,錢從哪裡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