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強化”拓展民調工作新亮點

“四個強化”拓展民調工作新亮點

巴中市巴州區司法局

巴中市巴州區地處大巴山南麓,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山區。2002年全國人民調解工作會議召開以後,我們認真貫徹中辦、國辦轉發的《最高人民法院、法務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等檔案精神,通過請動領導,聯動部門,推動基層“三動”策略的實施,在短時間內建齊了全區76個鄉鎮調委會,健全完善了851個村級調解組織,使我區人民調解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使我區的民調工作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和上級對新時期民調工作的新要求,我們結合區情,著力狠抓了“四個強化”,使人民調解工作呈現出了不少新的亮點,為全區的三大文明建設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強化規範建設,確保民調工作有序運作

要搞好人民調解工作,陣地建設是基礎,只有建好了規範化的人民調解機構,人民調解工作才能規範化運作。巴州區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規範化建設上,堅持了“五個統一”,做到了“五個到位”。

(一)堅持了“五個統一”。在調委會軟硬體建設上一是統一稱謂。全區所有鄉、鎮人民調解陣地稱為“人民調解庭”,村(居)、企業調解陣地稱為“人民調解室”;將調解人員按身份分別確定為“首席調解員”、“調解員”、“申請人”、“被申請人”、“記錄員”等,並製作了座牌;二是統一徽記。在上級沒有統一規範人民調解標誌的情況下,我們精心設計了人民調解徽記,懸掛在調解庭(室)正中;三是統一制度。進一步完善了人民調解的工作制度、責任制度、培訓制度、考核制度,並要求所有制度公示上牆;四是統一文書格式。除法務部人民調解7種統一文書格式外我們又自行設計了《人民調解工作統計台帳》、《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協定送審表》、《人民調解委員會送達證》等文書,並統一印製成固定格式在全區統一使用;五是統一操作程式。按照合法、合理、實用、簡便、高效的原則,參照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程式,制定了《人民調解庭(室)調解程式規範(試行)》,要求調解糾紛按規定程式運作。

(二)做到了“五個到位”。一是規劃到位。全區927個鄉(鎮)、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我們按照分片負責的辦法,局機關每人聯繫一片,各鄉鎮司法所長和司法助理員按照局制定的“五個統一”標準,具體規劃該鄉鎮和各村的調委會建設,並在統一地點進行軟體製作;二是人員到位。各片區工委辦事處、鄉鎮分管調解工作的領導、司法局機關幹部和司法所長、司法助理員、調解領導小組成員全員上陣,具體指導,形成了一種上下左右齊心共抓人民調解工作的格局;三是經費到位。巴州區人民政府專門下發檔案,要求各鄉鎮必須在指定時間內搞好人民調解陣地規範化建設,要確保經費投入到位,全區共投入資金40餘萬元用於建設標準化的調解庭(室);四是督查到位。區委區政府分管政法工作的副書記劉青寧、副區長江平多次深入鄉村查看調解陣地建設,區委政法委專門抽調政法各部門40餘人分赴全區各鄉鎮對人民調解庭(室)建設進行督查,評選出了10個先進調委會進行表彰,對不合格的3個鄉鎮進行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到位;五是落實到位。截止目前,巴州區930個(包括3個企業調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全部建起了標準高、規格統一的調解庭(室),調解場所面積達1.9萬平方米,全部做到了組織、陣地、制度、操作程式、文書製作的規範化。今年1—6月,全區共發生糾紛5328件,其中3680件是在人民調解庭(室)得到妥善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