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商所辦案工作座談會發言材料

依法行政 加強監管 促進職能到位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們  工商所位於  區繁華的商業區,東起  路,西至  路,南起  路,北至  路,轄區監管3個農貿市場,2個小商品市場,1個專業市場,企業200多家,商戶1600戶,主要以商業零售及服務行業為主。自2001年“三項改革”以來,我所從提高自身素質及規範執法程式入手,深化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有力促進了行政執法職能到位。至今,我所共辦案件93起(其中無照經營61起,商標侵權、虛假廣告、消費維權等32起),罰沒款總計10萬餘元。下面就把我所執法辦案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向大家匯報一下。

首先從我所促進執法辦案的三種手段及措施談起:

一、加強法律法規學習

搞監管首先要有一支過硬的執法隊伍,而加強學習則是全所執法人員適應形勢,提高執法素質的重要途徑和要求。我們結合基層工商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業務學習方案,堅持每月抽出業餘時間組織幹部進行法律法規學習培訓,把《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作為必學書刊,把《工商法規彙編》作為必讀內容,全所上下營造出了“人人都是學習之人,處處都是學習之所”的良好氛圍。此外,我們還經常開展業務學習交流會,互相探討經驗,針對典型案例及平時辦案中遇到的問題,大家經常坐到一起,認真分析、互相探討。通過法律法規的學習,全所幹部增強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每個人都能熟記常用的法律法規,都能熟練地開展執法監管業務。

二、規範執法辦案程式

我們從嚴格工作程式入手,增強執法的透明度,在辦案中,除堅持設立立案、調查取證、審查、定案、核審、處罰送達、裝卷等工作程式外,還實行了“六公開”,即:向當事人公開違反的法律法規,公開違法事實,公開違法性質和危害,公開處罰標準,公開處理結果,公開告知當事人不服可以行使複議和行政訴訟權利。案件核審中,堅持把好“五關”,即:事實關、證據關、定性關、適用關、程式關。其中,檢查時出示執法證、下達執法檢查告知書,處罰時先下處罰告知書後做處罰決定再收罰金這都是我們經常強調的。幾年來,通過公開執法,我所辦理的經濟案件無一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執法程式的規範、有效遏制了不廉潔行為的發生,促進了廉政、勤政、秉公執法。

三、加大執法力度  開展專項執法行動

自“三項改革”以來,由駐場制到巡查制及收費制到繳費制的開展,擴大了工商所執法監管的時間和空間,我所由原來的以收費為重點轉移到市場公平交易執法監管為重點。兩年來,通過我們不斷整頓轄區經濟秩序,加大執法監管力度,轄區的經濟違法行為明顯下降,消費投訴明顯減少。所以說,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是靠有效、到位的執法監管營造出來的。在深化執法監管中,我們體驗最深的是:對於無照經營,對待那些多次下發催辦通知書頑固不辦照及涉及前置審批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危害社會及人民健康的商戶,我們堅決予以取締,決不姑息。尤其是發現無照黑窩點要堅決剷除,這幾年來我們查處有地下網咖、地下小作坊等老百姓深惡痛絕的黑心窩點數十個。這些案件的查處雖說案值不大,但是能贏得轄區老百姓的讚譽之聲,樹立工商良好形象。查處此類案件如再加上新聞媒體的配合,那就更增強了執法效果。如“非典”時期,我所與鄭州電視台聯合開展了一次“預防非典關愛健康 取締無照飯店”聯合執法活動,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對於商標侵權、銷售不合格商品等不正當競爭案件我們則是要求執法人員利用巡查制的特點處處留心,發現問題及時查處。打擊這些違法行為,最有效的方法是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我們根據轄區情況,分別開展過查處侵權“通化葡萄酒”、“承德露露”、“五糧液”、“劍南春”等專項活動,每次行動我們針對一種商品進行重點查處,執法人員先把銷售此商品的商戶名單列出,檢查時依次進行,當然辨假識假的知識這都是事前要清楚的。專項執法活動的開展,使我們總結出了許多經驗,比如不正當競爭的“通化葡萄酒”中則以“通宇”“通利”等仿冒商標及用“通化”名而非通化廠所出,“承德露露”和上述雷同。深入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加大執法力度,進一步維護了轄區健康的消費環境,受到了人民民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