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項目建設情況座談提綱

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項目運行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大項目少,缺少具有牽動力的工業立縣和支柱產業項目;二是高科技、高附加值項目少,加工鏈條短,產業層次不高,財稅貢獻率低;三是項目庫建設滯後,缺乏穩定的項目來源,項目儲備不足;四是缺乏項目管理技術人才,自我研發能力弱;五是資金瓶頸問題突出,項目前期投入不足,啟動資金匱乏,融資渠道不寬,導致項目建設周期拉長,效率不高。

三、2005年項目建設總體安排

2005年,我們以建設哈爾濱衛星城為功能定位,咬住發展市郊型經濟不動搖,深入推進“城鄉帶”建設,打造亞麻行業中心,建強農畜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現代物流集散基地和現代服務業承載基地。按照這一指導思想,全縣項目建設的總體要求是:全黨全員抓項目,千軍萬馬上項目,各行各業跑項目,膨脹項目族群,擴充項目總量,滾動項目經濟,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搭建起工業立縣基本框架。全縣擬新上百萬元項目105個,其中超千萬元項目15個,項目總投資達到9.2億元,完成投資5.2億元。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全口徑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實現10.2億元、5272萬元、1183元和2740元,同比增長7.3%、6%、4%和8.9%。

1、產業化運作,全力推進“中國亞麻城”項目建設。放大“中國亞麻之鄉”對亞麻產業的整合效應,推進亞麻產業升級,擴張“麻城”優勢。一是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加工。重點啟動三和6144錠亞麻細紗、中泰1500錠擴建、遠大3000錠濕紡、蘭亞亞麻紡紗製品生產線、福運紡紗織布等項目;積極運作北安麻棉、騰達麻業、光大麻業等原莖加工項目上馬投產;深度開發亞麻籽高科技深加工α亞麻酸科技開發項目,提升產業開發層次。全縣原莖加工能力,紡紗、織布、編織製品生產能力分別達到7萬噸、3.2萬錠、2000萬米、70萬套(件),亞麻工業創造增加值1.2億元。二是搞活行銷炒品牌。充分發揮黑龍江亞麻市場、宗正物流中心等載體作用,啟動亞麻商品倉儲項目,發展期貨貿易、網上交易,打造全國知名的亞麻種植加工商、種子生產銷售商,培育並叫響具有“中國亞麻城”標識的統一品牌;做大做強亞麻經紀人隊伍,搭建信息平台,把新疆、我省北部農場等地亞麻產品銷售納入蘭西亞麻行銷體系;擴大美國、西歐、澳洲和中東地區的蘭西亞麻製品市場份額,營造買全國、賣世界的國際商貿效應。全縣亞麻商品交易額實現3億元以上。三是建強基地壯規模。建立和完善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把以工代賑、扶貧開發、農業開發、水利項目、財源項目涉麻資金捆綁使用,以政策拉動擴大域內種麻面積20萬畝。

2、實施品牌入市,穩步推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項目建設。一是做大基地。開發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項目,優質玉米、水稻、大豆面積發展到150萬畝;闢建濱北瓜菜走廊帶和高科技示範園區項目,引進名優新奇特品種,建設花卉、苗木基地,全縣綠色無公害基地面積發展到60萬畝。推進秸稈養牛擴群、東北民豬擴繁項目建設,肉牛、東北民豬、肉羊、鵝禽飼養量分別達到14萬頭、65萬頭、20萬隻和560萬隻。二是做強加工。在鞏固擴大新企望、遠大禽業等畜禽加工項目建設基礎上,加快運作20萬頭東北民豬屠宰加工,10萬頭東北民豬肉直供北京、3萬噸東北民豬專用飼料項目建設,東北民豬品牌打入北京,擴大國內市場知名度;掛靠伊利、金信、金鑼等大企業集團,引建一批外向型、高起點的農畜產品加工項目,農畜產品加工能力達到4.5萬噸以上。三是做優品牌。繼續叫響“蘭興王”、“金富園”、“黑珠”、“草原宏興”等綠色、無公害品牌,積極參加各種洽談會、展銷會、博覽會,推介蘭西特色,造勢揚名,綠色特色品牌發展到13個,品牌入市率達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