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各位家長、老師、同學你們好!

對今天到校參加會的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一、初二年級學生特點

初二學生的總特點是“分化”。第一是學習上的分化。經過一年的學習,原先初考成績相差無幾的學生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好的同學語、數、英、物四科總分可達到380分以上,而學習成績差的同學則不到100分,其中過去一貫學習很好、到初二掉隊的屢見不鮮。第二是思想表現上的分化。好的同學思想更加成熟,他們積極靠攏共青團組織,爭取進步,在班上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數同學則往往由於學業跟不上而喪失進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棄。如果此時沒有及時得到有力的幫助,或被社會上的壞人引誘,就可能越變越壞,甚至滑下犯罪的泥坑。

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分化的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生理、心理方面看,初二學生年齡多在14歲上下,普遍進入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身體急劇生長,第二性徵出現。由於生理的變化,給這個年齡的學生心理帶來了過渡性、閉鎖性、動盪性三個特點。我們常看到男生逞強好勝,容易衝動,他們崇拜英雄,崇尚江湖義氣,愛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女生則愛漂亮,講究打扮,多愁善感。在這個階段,他們還缺乏對真善美和假醜惡的分辨能力,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因此,早戀、出走、輕微犯罪等不良行為常發生在這個年段。同時,進入初二以後,初一時的新鮮感和神秘感消失了,又沒有初三臨近中考的緊迫感,也容易造成他們的鬆懈。

初二學生碰到的困難增多,而我們給他們的幫助和教育卻往往削弱了。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階段,因此,初二往往是“多事之秋”。希望家長要在這個階段儘可能地配合和支持學校,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二、教育方式欠科學

當前學生親職教育存在許多不良的教育方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過度保護型。表現為家長不注重孩子自立意識、自理能力、自我判斷能力的培養,對孩子無原則地包辦代替,使孩子形成依賴、被動、膽怯、不善於與人交往或霸道、蠻不講理等特點。這類教育方式會使親職教育功能趨於弱化,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或"毫無個性"的兩個極端,缺乏健康人格和良好行為習慣。

第二種是過度嚴格型。表現為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過多,忽視孩子的獨立性,對孩子進行嚴厲的管教和強迫的教育,使孩子形成怯懦、盲從、消極、不誠實、缺乏自信和自尊等性格特徵。

第三種是過度放任型。表現為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對孩子教育不聞不問,放任自流,使孩子形成不守規矩、懶惰、行為散漫、缺乏責任心等特點。有的甚至這樣的孩子,對社會行為規範和社會道德缺乏自我約束,易走入歪道。

三、創造良好的家教環境

前面,我們介紹了國中生各階段的一些特點,但學生個體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學生、每個家庭將碰到的問題也是絕不相同的。為了做好每個學生的教育工作,學校教育固然重要,發揮親職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因為同學校教育相比,親職教育有著自己的優勢,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及時性,教育內容的廣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舉止上的潛移默化作用等。但是,親職教育具有這些優勢,並不等於所有家庭都自然而然地具有這些優勢,只有我們這些家長努力去創造良好的家教環境,才能使上述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關於如何創造良好的家教環境,我談幾點意見:

1.家庭人際關係和睦,夫妻感情融洽,鄰里友好相處。父母是孩子的表率,父母如何對待長輩,如何處理鄰里關係,如何待人接物,都將影響到子女。特別是孩子進入國中以後,已經具有成人感,家長對他們要平等相待,家裡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們商量。家長如有不當之處,應能作自我批評。如果家長在這些問題上處理不當,就將影響自己的威信。

2.家長本身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儲備,對事業要有追求,對生活充滿信心,有可能的話,家長最好能夠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長,這樣對教育有利。當然,如果家長文化水平較低也不要緊,要緊的是自己要尊重知識,並為子女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有一個朋友,他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經濟也並不寬裕,但他即使省吃儉用,每年也要花大量的錢為子女訂閱許多報刊雜誌。晚上孩子做功課,他絕不邀人到家裡來談天說地,從不玩牌、打麻將,甚至連電視都不看。努力創造一種學習的氛圍。因此,雖然他家經濟條件不好,本人文化不高,他的幾個孩子卻都挺有出息,有的還考上了大學。相反,如果做家長的滿足於不學無術,吃喝玩樂,滿嘴髒話連篇,污言穢語,那他就會被子女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