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工作總結會講話稿

2、抓教研,進一步最佳化備考策略。教學研究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支撐。當前,要認真分析學生基礎、師資水平、質量底子和學校環境等因素,努力實現高中教育教學研究的“五個轉移”,即在研究對象上,要向起始年級、有希望提升的學生方面轉移;在研究方法上,要向校本教研轉移;在各項教學活動中,要向課堂教學轉移;在學科建設中,要向薄弱學科和薄弱環節轉移;在研究策略上,要向高考未來發展及應對措施上轉移,全面提高教研成果轉化率和技術支持效能。繼續堅持從起始年級抓起,合理配置師資力量,逐步把骨幹教師安排到高一任教,讓學生一進入高中就接受優質教育,奠定紮實的知識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把注意力和重點放在二本線左右徘徊,成績中等學生的提高上,全力打好“盯人戰術”,分層推進,力爭大部分學生跟得上,不掉隊,學得好。要確立學校是研究中心,課堂是研究室,教師是研究員的理念,積極構建校本教研網路,制定校本教研計畫、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將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集中起來,整合資源,共同研究,形成校本教研團隊,發揮集體智慧。各學校要細化知識點,重視知識體系,把責任具體到人,強化督查,解決好文科與理科偏科的問題,促進各學科均衡發展。要把好資料關。所需資料必須精,並且要經過教師篩選、加工和編輯後才能發給學生,從而提高複習備考針對性、實效性,堅決杜絕題海戰術。每個學校都要建立一支高考信息隊伍,充分利用網路、聯誼等多種途徑,及時捕捉高考政策和信息,超前謀劃應對策略,突出教學重點,科學指導複習。

3、抓機制,進一步增強辦學活力。管理出效益,機制添活力。複習備考要增效,高考成績要提高,必須有一套科學有效地管理機製作保障。近兩年來,全縣上下形成了嚴管、勤教的氛圍,這是科學管理的初級階段,更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和保證。要改變嚴管就是違背教育規律,就不是科學管理的片面認識。要改變高考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的“短期行為”。縣、校要上下聯動,堅持制度創新,共同探索,儘快完善學校高考考核獎懲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提高管理效能,增強辦學活力,做到全員、全程、全方位抓高考。學校領導特別是校長,要包年級、包學科,並率先包畢業年級和薄弱學科,真正深入下去和教師共同研討,與教師同獎同罰。

同志們,高中教育直接關係學生的前途命運,倍受社會關注。辦好高中教育,不僅關係到一代人的幸福成長,更關係到構建和諧社會。我們有幸成為管理者,希望大家認清形勢,不辱使命,勇挑重擔,與時俱進,辦好一所學校,管好一方教育,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為構建和諧營山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