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培訓會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做個合格的教育新聞人

(三)(第三是◆)熱點問題的冷靜報導。(xx區的課堂效益年活動一定三年,校長賽課分正副校長連賽兩年,我們的“局長走進課堂、科長管理課堂、校長研習課堂、研訓員打磨課堂、教師紮根課堂、學生樂在課堂等系列活動在市內外行業內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怎樣全體教師和普通公眾都明曉意義,我們推出了)”《讓學校姓“教”,校長首當其衝》《課堂再論劍 xx校長風采依然》《洗盡鉛華見本真xx特色再啟程》透過校長賽課和連續開辦5屆的特色學校建設論壇這些表象,撥開喧囂看本質,揪出最可貴的“堅守課堂陣地”理念,把教育現象最有價值的一面展現在讀者面前。《xx教育:安全文化也科研》、《推出例會制xx嚴管校車保全全》也是如此。(四是◆)

(四)負面問題的正面報導。去年9月xx高溫、大旱,學校缺水,停課,但是媒體沒有區質疑教育系統的“設施問題”“保障問題”,這與我們成功的推動《一滴水千般情》、《甘霖》的系列報導緊密相關,我們將報導重點放在城鄉結對學校的送水,部隊官兵的參與上,還編出校園劇本來演,壞事變成了好事;《強責任壓事故安全維穩再給力》,六月中旬的《汲取沉痛教訓,謀取安全福祉》也是不閃不躲,將應對“壞事”的新舉措寫出來,成為正面報導。(五是◆)

(五)重點問題的策劃報導。6月底,第五屆同濟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屆滿回校,為了讓公眾了解同濟研究生背井離鄉、支援西部的奉獻精神,我們寫出《新聞採訪策劃案》,邀請《四川日報》《華西城市讀本》《xx日報晚報》四川新聞網、四川線上、xx電視台等媒體一同採訪,研究生們生動的事跡感動了各路記者,我們自身也在第一時間拿出通稿《大夢李莊,情醉三江》,一時間,幾乎所有媒體都推出特稿,大篇幅報導——《同濟學子支教xx:收穫一個“家”》《李莊非他鄉,李莊是故鄉!》等全方位報導了支教團的事跡,引得團員“涕淚連連”;《三個現場三次驚嘆 xx區隆重啟動“121”體藝教育推進行動》《xx:傾聽教育的聲音》也是這樣的策劃報導。(六是◆)

(六)全局問題的縱深報導。為了應對去年的“兩基國檢”,我歷時半個月采寫的《xx區:鑄造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樣本》於XX年11月被《四川日報》整版刊發。4月17日,在大家顧慮重重的今天,xx敢於有組織地讓1萬城區學生到涼姜、李莊等鄉村少年宮體驗農村生活,我又采寫了《全景春遊:課堂與鄉土旅遊相得益彰》被登載在《教育導報》的頭版頭條;3月21日《xx區強力推進課堂效益年活動》再登《中國教師報》。“六一前夕”《川報》再訪xx,專題采寫xx校園文化。這些報導無不建立在深度解讀的基礎之上,使得xx教育的亮點更好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以上六個角度讓我們找到了一些教育新聞寫作的規律,實際工作中,我們仍在探索,也希望在座專家多多幫助,進一步探討,利於我們大家共同進步。第三方面◆)

三、學習善待媒體,做個“主導新聞”的教育新聞人

一方面善於與媒體打交道是我們的基本功。有人說,現在媒體眾多,我們有重大的新聞題材,通知各路記者來就好了,但事實上,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沒有真正從事過教育工作的記者來說,很難對教育系統工作的重點難點、創新點準確把握。往往造成他們報導出來,我們老覺得“言猶未盡”,效果不優。因此,我們的做法是寧願自身辛苦點,腳踏實地挖掘身邊題材,寫出有品味的教育新聞,即使是寫好後送予記者“共同發表”也在所不惜。

另一方面面對敏感題材更應未雨綢繆,主動出擊。六一前夕,xx區4萬農村學生享受到“營養餐”,為了防止好事變成壞事,我們主動約請媒體開展答記者問。具體操作中,我們草擬了幾個公眾可能關心的問題,如“營養餐可否代替午餐”、“ 營養餐配送商家的選擇、配送‘路線圖’”這些問題,我們又迅速組織力量,寫出了《強化“三個建設”,讓農村孩子吃上安全放心的營養餐》等報導,在四川線上記者的積極配合下,我們成功主導了輿論,打消了公眾顧慮。

各位專家領導,各位老師,xx市xx區重視教育宣傳,有著光榮的傳統。我們的局領導時常告誡我們,輿論“方向盤”靠我們自己去把握,加強自我修煉,提升新聞素質,做一個優秀的教育新聞人是我們的本分。我本人也在努力工作,今年上半年以來,(扣除重複上稿)已經有37條新聞登上人民網、中新網、《中國教師報》、《現代教育報》《國防教育》等中央級主流媒體,156條登上四川線上、四川新聞網、《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教育導報》等省內主流媒體;121條登上市級主流媒體。(而xx教育局大約還可以乘以3)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教育網的編輯老師不嫌我們的文字粗糙,今年上半年,我本人已經有52條信息被選用,據不完全統計,在“四川教育縱深、市州區縣”等板塊,xx區的上稿已經超過110條,在全省區縣當中居於較好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