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競賽與民眾性技術創新活動

發動和組織職工開展民眾性經濟技術工作是工會履行建設職能的重要手段,是調動和發揮職工民眾的聰明才智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建功立業的主要措施。多年來,民眾性經濟技術活動為實現成都的發展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初,針對我市工交戰線面臨的嚴峻形勢,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扭滑促升”的要求,市總工會和市經委組織了全市的“雙百日”勞動競賽。工交各企業紛紛緊急動員、群策群力、突出重點、拼博進取,阻止了工業生產繼續滑坡,促使全市工業生產逐步回升,推動了企業生產內部挖潛,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交和產品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穩定了職工隊伍,促進了安定團結,激發了職工的主人翁精神,促進了“四有”職工隊伍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參加提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的職工達23萬人員,提出合理化建議68161條,創造價值5838萬元。開展崗位練兵技術培訓1334次,培訓職工達10萬人。全市150項重點考核的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達92.47%,優質率達24%。全市有33戶特困企業實現了減虧,13戶企業有了盈利,全市停產  停產企業及職工分別比上年底下降了70%以上。在“雙百日”競賽中,全市共有1526個企業開展了競賽,參賽職工達60多萬人,競賽中增產增收1.07億元,節約節支5008萬元,人均增節282.8元,超過人均增節200元的競賽目標。

1991年,是“八五計畫”執行的第一年。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的決定”,市總工會常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廣泛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的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質量、品種、效益杯”勞動競賽,全市有2040家企業投入了奪杯競賽,占企業總數的96.5%,參賽職工達72萬餘人,占職工總數的92.7%,近90%的企業主管部門、19個區(市)縣和市總工會各產業工委都提出了相應的競賽意見或方案。工交、商辦、建築、鄉鎮企業都相繼開展了具有行為特點的競賽活動。85%以上的企業二級單位根據小型、多樣、切合實際的原則舉辦了各類競賽活動。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各級幹部都反映出較大的競賽熱情。競賽內容在強調“質量是成都的生命”這一主題,突出的前提下,由增產擴銷,增收節支進一步向結構調整、技術改造、質量上檔次、管理上水平、切實提高經濟效益方向發展。

在“質量、品種、效益杯”競賽活動中,工交、基建、商辦系統千方百計提高產品質量和職工技術水平,開發和生產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加強企業管理、降低物耗能源,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產品結構的調查和質量的提高。財貿系統以進一步開拓市場為中心環節,開展以提高效益和搞好優質服務的競賽,為繁榮城鄉市場支援工農業生產、滿足人民生活用品需要作出了貢獻。通過競賽活動共實現增產增長率收2.63億元,節約節支8900萬元,人均增節586元,全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和國營大中型企業回升幅度分別達12%和10%,完成產值312.29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重點考核產品的質量穩定提高率達97.9%,開發新產品527個,投產率達67.2%,全市的工業生產在“八五”計畫的第一年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1991年,市總工會結合全市範圍內開展的“質量、品種、效益杯”勞動競賽,在廣大職工中深入開展了“愛工廠、當主人、獻良策”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各基層單位採取目標分解的方式,引導職工在提高質量上動腦筋,在發展品種上出主意,在節能降耗上想辦法,使這一活動出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全市共提合理化建議16.1萬件,實施4.7萬件,創經濟價值1.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8%、15%和8.4%。特別是創造效益在10萬元以上的重大革新建議達到82項,標誌著我市合理化建議活動達到了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