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活動個人總結兩篇

篇一:暑期輔導班三下鄉活動總結

20xx年7月初,帶上行李,收拾心情,便和河師大的一行學長學妹們一起踏上去駐馬店的“征程”。駐馬店在我心中一直是個迷,不知道有什麼樣的民風文化,不知道有什麼樣的生活形式,此行只是想到一個新地方去接觸新的人,領受新的感覺。職業在我心中也一直很神秘,不知道教師這個職業是否適合我,不知道我自己有沒有資格在以後從事教師這個行業,所以,7月2號的我坐上了火車,7月2號的我坐上了去三橋鄉殷店村的大巴,7月2號的我隨著殷店負責人來到了殷店村新東方雙語幼稚園。

第二天,我們馬上開始投入工作----招生。殷店是天澤在今年開闢的一個新試點,初來乍到,所以老師們要下鄉去宣傳,去讓家長了解天澤。每天上午8點出發,下午8點回來的招生生活讓我很有感觸,當然,也很有收穫。招生第一天,我們信心滿滿的拿上宣傳頁、登記表和收據條從幼稚園出發,開始工作。本來以為搞宣傳、簽收據是份沒多複雜的活,可誰知道,經過第一天,我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太幼稚。人家都說“萬事開頭難”,我怎么就給忽略了呢?於是在第一天,任憑我們怎么解釋,怎么向家長們證明我們的合法性,都沒有成功。幾組隊友回來都反映自己是無功而返,這時我就完全地意識到了招生的挑戰性和困難性,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工作都做到位了才有可能把招生工作做好。於是,第二天開始,我們加大解釋力度,條條框框都儘可能清晰明了地作出解釋,家長有疑問我們也要在最短時間內作出回答,而且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在上午發現有報名意向的家長,我們可以在下午時候再去問問他們,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顯出我們的誠意,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長們漸漸相信我們的真實可靠性。所以,就這樣,招生的幾天中,我們白天全體穿上火紅的工裝走街串巷,到處宣傳,中午每對兩個人在樹下或路邊橋墩上總結上午經驗,想想下午該去哪,該怎么做等,吃著早上從學校裡帶來的饅頭和榨菜,兩個人說著笑著唱著,這應該是屬於一天中最悠閒、最輕鬆的時刻了。輕鬆過後,重拾心情,帶上宣傳頁,又開始下半天的工作,雖然每天都會因為走路走得遠而腳疼、而精疲,但如果看到自己一天中的宣傳工作有了成果,薄薄的收據單上有了簽名,那個時候仍然是會很高興的,一天中的疲勞都可以在最後向校長宣報成績時候驅散乾淨。只可惜,哎……我們組在招生期做的成果不是很多,每天也都在很努力地宣傳,很努力地工作,無奈,我們取去的一些地方人們普遍不贊成掏錢讓孩子上輔導班,或是孩子都不喜歡暑假中給自己找這么一個地方來“浪費”自己的一個月假期,所以,即使我們其中付出很多努力,依然遇到了不少難題,也發了不少愁,不過其他組隊友的工作做得都挺好,成果斐然,所以,到了招生期最後階段,招生情況也還不錯,學員數量也還不少,對於一個新市場來說,我覺得招這么多也算不賴了。總之,招生期其實也挺苦,但對於我們吃苦精神和與人交流方面的鍛鍊其實也很不少,我就發現我自己在招生期過後與人交流時說話更溜了,思維也轉得快了些,這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給我們這群即將進入社會大熔爐中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尤其對於出身師範,將來很有可能會去做老師的我。

7月10號,“鑼鼓聲聲”,躊躇滿志的天澤輔導班開班。教學期和招生期全然不同,到了教學期,雖說不用再每天頂著太陽往外跑,但工作需要的精力卻一點不亞於招生期,要操心孩子到學校以後的身體狀況,要關心他們的學習,要注意維持紀律,這些都讓初次當班主任的我唯恐做不好而緊張。班主任,是和一個班級的孩子聯繫最多的一個老師,所以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家長的滿意程度。做三四年級班主任期間,我發現了孩子們剛開始都很乖,而且做什麼活動都不會拘束,特別積極,非常惹人喜愛,但後來,他們就開始變得愛搗亂。我是屬於一個平時不愛亂發脾氣,但發起脾氣來不是人的那種,以前看他們那么可愛,就寵著他們,哭了趕緊哄哄,但相處兩周后,我發現他們開始皮了。上課喜歡跑神了,管理鬆了就要亂,自覺性很差,而且最讓我大跌眼鏡的是有一次嚴厲地批評了他們一頓,還找出幾個表現最差的點名批評之後,在下課問別的孩子批評時害怕不害怕時,他們的答案竟然是不害怕,我當時真的很詫異,他們摸脾氣摸得可真清楚呀!上課的時候,我還覺得有一條就是儘量多讓孩子得到鍛鍊,儘量地讓最大數量的孩子得到回答的機會,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感覺到我們輔導班的特色,才會有新鮮感。因為在家訪時,有一些家長就說“孩子回來後,反應很好,說老師對他們的態度不同於自己在學校時任課老師的態度”,聽到這些話時,我感到心裡很溫暖,自己對孩子的一片心孩子們都可以感覺到,而且還會轉達給家長,可以在我們與家長中間架起一座無形橋樑,可以更方便我們以後對孩子的幫助和照顧,所以,我局的凡事怕認真,凡事怕用心,如果自己用心對待孩子們了,那就是對自己所有努力最好的也最明智的告慰方法。

走進天澤,共同學習,共同改變。一群年輕人懷著同樣的憧憬來到這裡,雖然一切並未盡人意,但我們大家在一起,一起吃苦,一起受累,一起逛街,一起唱歌,無數的美好回憶充斥在腦海,我們的確是共同學習了,也共同改變了,改變了自己的一些幼稚做法,改變了自己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許也使某些人看到了其實她們挺喜歡教師這個工作呢,總之,我們的確是學習了,改變了,走出天澤時的我們與走進天澤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篇二:“三下鄉”活動總結

從小就有參加“三下鄉”活動的願望,即使以前還小的時候,對“三下鄉”這個活動了解甚少,但總覺得參加這個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總覺得參加這個活動能夠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總希望能夠有機會參加“三下鄉”活動,當自己成為一名大學生之後就開始覺得參加“三下鄉”活動是一個大學生的職責所在,是一個大學生的使命和必須完成的任務,因此自己就愈發強烈希望能參加“三下鄉”活動。當得知有機會報名參加學院舉辦的“三下鄉”活動時,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然後順利通過了面試,成功獲得了參加“三下鄉”活動的機會,成為了“東江尋源隊”的一員。

我們要下鄉的地方是江蘇省贛州市尋烏縣xx鄉,而支教的學校就是xx鄉的xx國小,對象是剛國小畢業而即將升入國中的學生。7月8號是我們正式出發的日子,在那天我們一行14個人拿著大大小小的行李便“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著我們的目的地出發。在火車上坐了大約六個小時,然後於半夜兩點多在梅州火車站下車並在火車站裡一直熬到第二天的早晨的五點多,接著繼續上路,然後來到梅州汽車站乘坐最早的一班汽車繼續向著我們的目的地出發。一路上顛簸了大約兩個小時,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雖辛苦勞累,疲憊不堪,但是當xx國小映入眼帘的時候,仿佛一束曙光射入黑夜一樣,感覺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明亮起來,變得活潑起來,疲意倦意全無。我們下了車來到學校的宿舍把行李放好,然後把宿舍收拾乾淨,當把一切都歸置好後,我們便開始商量應該如何實施接下來的計畫。

問題總是會有的,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用水問題。在校門外有一口井,但是由於那口井常年累月缺乏清洗,井水都非常骯髒,於是我們當機立斷對那口井進行一次大清洗,說乾就乾,下午的時候,我們所有隊員全體出動,協力來清洗那口井,女的用掃把把井裡的浮藻物清理乾淨,而男的則用水桶把井水全都抽乾,經過了一番戰鬥後,終於把井清理乾淨了,期間引來了很多村民和小孩子來圍觀,可以看得出他們都對我們的做法非常讚賞。這次的潔井活動不僅解決我們的用水問題,而且也解決了附近村民的用水問題,因為這口井也是附近村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水資源來源,同時使得我們給村民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這將有利於我們日後開展其他各項的活動,這也啟示我們,當我們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舉行活動的時候,首要做的一件大事情就是能夠解決人們燃眉之急,對普遍的人的生活,工作等產生有利影響的事情,這將有利於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樹立一個美好高大的形象,使人們對自己產生好感,這樣將大大有利於活動的開展。

第二天是我們的勞動日。xx鄉是一個盛產橘子的地方,這裡的人大部分都是以種植橘子為生,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是果農,而我們的勞動的內容便是去果園幫助果農勞動。這天一大早我們便整裝出發。橘子樹都種在山頂上,於是我們便頂著烈日爬上山頂,那山非常陡峭,我們爬的時候可謂是步步為艱,步步驚險,經過一番艱險的爬山後終於登上山頂了,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果農摘掉橘子樹上那些壞掉的橘子葉,此活雖簡單,但是量多且太陽非常毒辣,因此此活便變得不再簡單。雖然我也是出身農村,但是我並沒有乾過多少農活,沒怎么吃過苦,但是這次的勞動讓我深深體會到農民的辛苦。平時我們可能從電視上看到農民們辛苦勞作的畫面,從報紙上,從書上讀到描寫農民們艱苦勞動的文字,雖然我們可能會由此產生同情之情,但是當我們真正親身體驗到那種辛苦的感覺,嘗到那種辛苦的滋味的時候,我們的心中的那份同情感便會轉為心酸感。

支教是我們這次“三下鄉”活動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我們進行支教的時間總共是一個星期,而支教的對象是剛國小畢業而即將升入國中的學生。我們這次支教活動的原則是“寓教於樂”,因此我們開設的課程除了像中英數這三門課程之外,還開設了體育,藝術,趣味等一些有趣的課程。支教期間,我們發現那些學生都非常的聰明靈活,而且知識面也比較廣,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會非常積極地回答問題,但是如果讓他們到講台上回答問題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變得羞羞怯怯,與坐在座位上積極回答問題的表現截然不同,這表明他們以前上課的時候缺乏上講台面對全班同學回答問題的鍛鍊,而像這種到台上面對台下的人回答問題,演講等等的能力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方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我們都會經常鼓勵他們走上講台去回答問題,做題目,表演等等,儘量地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上講台的機會,希望能夠鍛鍊和提高他們上台表現自己的能力。其實我國的教育的確需要重視鍛鍊學生上台表現自己的能力,而不僅僅局限於教會學生讀書寫作業和考試等方面,而且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學生上台表現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要等到學生長大到了讀高中或者讀大學的時候後才開始重視培養。在支教活動結束的那一天的下午,我們舉辦了一個課室里舉辦了一個小小的告別會。那天一午,當我們剛踏進教室看到教室後面的黑板上寫滿了學生們對我們的感謝和祝福之言,這一刻我們全體老師都非常感動,同時也感到非常幸福,在告別會結束後孩子們都給我們送上他們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在第二天我們準備要離開的時候,他們都回來學校探望我們,同時也給我們送上一些小禮物。雖然在上課的時候他們有時候很調皮,不聽話,但是他們卻心存感恩之情,重視師生,朋友之情,這樣小小年紀就擁有這些品質,看得出其實他們真的非常懂事,有時候我們說一個小孩子很壞,不懂事,其實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懂他。對待一個小孩子,有時候不應該就只是單純看他表面上所做的事情就對其妄下評價,而更多的是應該走進小孩子的內心深處,了解他的所思所所想,同時還應該儘可能地發掘他的優秀品質,並且始終教育他要保持那些品質。

除了支教外,我們還要進行調研活動和普法活動。其中調研方面,我們只要是採取發放調查問卷方式來進行,調研的主題是關於幸福感的調查,我們總共準備了兩百份調查問卷,一部分我們讓學生帶回家裡讓家長填寫,一部分我們就拿到市里去隨機發給一些市民填寫,整個調研活動都進行得比較順利。至於普法活動,這是我們學院“三下鄉”活動的一個特色內容,我們把普法的地方選在市中心,[ ]以發放普法宣傳單和當面向民眾提供法律諮詢的方式來進行,但是由於我們事先並沒有和當地的法務部門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取得聯繫,並沒有得到相關的檔案證明,於是當城管發現我們在馬路邊擺攤時就告訴我們不能在這裡擺攤並叫我們馬上收拾好攤位,最終這次的普法活動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這一件事告訴我們像要開展普法這種公益性的活動時也要事先與當地的的相關政府部門取得聯繫並得到他們批准和相關的證明。

最後這次“三下鄉”活動還是比較圓滿地結束了,我們“東江尋源隊”也完成了我們任務。在“三下鄉”的這段日子裡,辛苦與快樂總是夾雜在一起,但往往是快樂居多,我們一起工作,一起做飯,一起玩等等,像這種日子也隨著“三下鄉”活動的結束而結束了,但是在此期間我們卻享受到了友誼和團隊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與孩子們一同學習,一同上課,一同去玩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們那天真的心靈和甜美的愛;教會孩子們知識,在孩子們的心裡播下愛的種子讓我們感到自豪和驕傲。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們真正成為了一名當代大學生,因為它讓我們學會了擔當,懂得了責任,“三下鄉”活動,下年還要繼續參加,以後也還要繼續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