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教體局最佳化素質教育工作計畫

2、紮實開展教研活動和推進課程改革工作。繼續開展國家、省、市級立項課題的研究實驗工作。召開新課改教材使用經驗交流會,對過來課改實驗工作進行全面梳理,總結經驗,反思差距,適應課改規律和要求,深入做好新教材教法培訓指導工作。將10月份定為“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月”促進教研與教學緊密結合,形成校校都有教研活動、人人都有教研任務的校本教研格局。研究制定《年縣中國小質量評價辦法》,更好地體現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導向性和激勵性。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著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計畫、教學實施和教學監控能力。以校園文化為載體,積極創設開放式課堂,深入開展教學創新創優擂台比賽和專題論壇活動,推出優秀的教學課例和模式,通過名師、名課帶動課堂教學的大面積最佳化。

3、從考核機制上突出教學的中心位置。認真制定《年對各鄉鎮中心校、縣直學校年度工作考核評比辦法》、《年整體工作考核評估細則》、《年國小教育教學工作實績綜合考核評比辦法》、《年國中教育教學工作實績綜合考核評比辦法》和《縣年聯考考核辦法》,盡力從考核上突出教學的中心位置。

4、提高教學設備使用率。積極倡導“物盡其用”思想,針對過來在相當程度上存在的在教學設備尤其是電教設備方面重配置輕使用、重投入輕效益的問題,局、鄉、校三級都要高度警醒,深刻反思,制定措施,狠抓整改,著力提高寶貴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其革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的巨大作用。

5、發展職業教育。

一是進一步貫徹面向市場設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以質量求生存的辦學理念。立足實際,整合職教資源,改革培養模式,改進教學組織方式,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推薦安置、跟蹤服務、再培訓、再就業、再教育的工作,使畢業生及從業人員適應市場,勝任工作、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創業成才。降職校建成學歷教育、崗位培訓、服務“三農”三位一體的省級重點學校。二是進一步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重點增加實驗設施、設備、儀器的投入,完善機電一體化、數控工具機、模具製造、專業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建設任務。服務企業,服務“三農”,服務當地經濟建設。三是繼續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和“雙師型”隊伍建設。轉變教學理念,嘗試實行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及評價體系。積極採取送出去進修學習,請進來兼職教學等的方法,提高教師隊伍的“雙師”率。

(二)大力推進師資隊伍建設

1、進一步最佳化師德師風。切實把師德師風教育作為一項常規工作來抓,形成制度,持之以恆。制定《年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估辦法》,分階段對教師師德狀況進行綜合考評,分出等次,記入檔案,與教師評模選優、崗位去留掛起鉤來。繼續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感召作用,認真落實校長持證上崗制度,深入做好新任校長任職資格培訓、校長提高培訓、校長高級研修培訓工作。進一步擴大校長崗位交流試點範圍。進一步強化教育幹部考核,嚴格根據考核結果分上下、定獎懲。加大後備幹部培養力度,健全完善後備幹部人才庫,實施後備幹部崗位鍛鍊制度。

2、促進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制定年教師培訓計畫,進一步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創新模式,提高質量,切實讓教師真正受益。紮實開展校本培訓活動,通過有的放矢的專業引領和交流互動的自我感悟,為教師成長搭建平台。建立青年骨幹教師重點培養制度,為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創造適宜條件和寬鬆環境。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技能競賽活動,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外出觀摩、研修、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