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校園建設方案

3.組織經驗論文彙編。

4.總結實驗經驗,匯總並推廣實驗成果。

5.成果匯報:學生朗誦會、故事會、讀後感集冊、優秀日記集、校刊、班級活動成果展。教師論壇、讀後感、教育隨筆等。

四、實施策略

(一)最佳化校園文化環境,營造師生讀書氛圍

學習應該與書香為伴,師生應該與經典為伍。學生在校園裡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也都應該有文化的薰染。於是通過校園牆體的改造,在教學樓、辦公室、教室、走廊等牆壁上進行精心的布置和修飾,以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

1.打造牆體文化。致力打造校園牆體文化:(1)在教學樓樓梯牆上題寫讀書名言佳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香伴我成長等。(2)藝術長廊——欣賞名家書畫、張貼學生優秀習作書畫等作品。(3)文學長廊——介紹從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到現代文學中與課本有關的名著名作及文學家故事,引導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4)學科長廊——介紹體育、音樂、美術、英語等知識,拓寬閱讀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這樣,使學生走進校園就能舉目見人文,放眼品經典,在濃濃的書香氣氛中感受文化的浸潤。

2.建設班級“書香”文化。以班級為單位努力打造 "書香文化"班級,調動師生共同參與,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共同設計的牆體文化風格各異:“成長的足跡”、“小眼睛看大世界”等等,形成獨特的人文氛圍。孩子們每天到校,一抬頭就能欣賞到“心手達情”的書法作品,品味到諸如“有志者事竟成”、“幼不學老何為”的勵志警句名言佳句。一個個宣傳欄輪流展示著學生自己的作品,觸目便能盡收五彩斑斕的各種作品,而其作者都是自己身邊親切可愛的同學,這樣耳濡目染的人文薰陶正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魅力所在。

(二)開設語文閱讀指導課,加強閱讀指導

每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有計畫、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老師們利用材料,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等等,引導學生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初步掌握讀書的方法。同時,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自由閱讀時間。組織閱讀公開課觀摩教學,探索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教法,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為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堅持每天“三讀”:晨間交流讀:運用8點前時間,倡導學生自由交流讀書體會,暢談讀書感受;午間休閒讀:每天用20分鐘午讀時間認真閱讀,將讀書當作時尚休閒形式;睡前放鬆讀:建議學生床頭放一本自己喜愛的書,輕鬆翻閱、慢慢品嘗、讓書香陪伴入睡。

如:閱讀指導課:教給小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小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蒐集信息、處理信息,會做簡單的讀書筆記或讀書卡片,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想像能力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等;一、二、三年級寫摘錄式讀書筆記,四、五、六年級採用摘錄好詞佳句和感想相結合的形式。

讀物推薦課:通過講解主要內容、朗誦精彩片段、講故事等各種形式向學生推薦讀物,師生互相推薦好書,讀好書,一起談論好書等,開闊學生的生活視野,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心理,積累學生的文化修養。